第四步骤:找出客户的问题和需求
很多销售员会这么认为,客户买我们的产品,肯定是他们有需要才向我们买的。其实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不是他们有需求,而是因为他有问题,才会买某件产品的。需求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因为有问题才会有需求的。举个例子,有一个人在选择工作,他和面试领导说,我要求工资高一点。这表示工资低是他的问题,之前是因为工资低才会换工作的,现在想要找一个工资高一点的工作,所以高工资是需求。 所以呢我们要找出客户的问题,这才是关键,找到问题后再扩大问题,这样他的问题越大就越能激发出他更大的需求,于是产品正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的解答方法了,所以我们所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某一个问题的解答方案,要记住我们是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出客户的问题,然后去扩大这个问题,让客户想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客户才会产生需求,于是你去激发他的渴望提升他的渴望,让他知道有多么需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是多么重要。其实关于这一点也是有几个原则的。
第一个原则:问题是需求的前者。
找到客户的问题就能刺激客户的需求。比如,一个人为什么要去买一辆能省油的汽车?是因为他现在的车太耗油了。一个人为什么要买一辆比较豪华的汽车?是因为他现在的汽车看起来档次不够高。所以他现在有问题,决定了他以后就会有什么需求,这就叫做问题是需求的前身。
第二原则:客户是因为有问题,而不是因为有需求才做决定的。
一个客户到你店里,他很喜欢某件商品,但他就是犹豫不决,迟迟不下单,是因为他的问题还不够大。举个例子,有位年轻的男子,他的牙疼但疼的不是很厉害所以他就没有去看医生。那为什么没有看呢?是因为他觉得问题还不够大,还能吃饭,还能说话,所以才不去找医生的。难道真的要等到牙已经痛得不行了,甚至脸都肿起来了,才去看牙医吗?所以要想解决客户的问题就必须先扩大他的问题。
第三个原则:人是不解决小问题,而只解决大问题。
还是接着我刚刚举的例子,他为什么牙痛不去看,因为是小问题,等到痛的不行肿起来才去看牙医。古人云“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一个人他不是马上要改变,一个人他不是马上想买你的产品的,必须等到他迫不得已才会向你买,必须等到迫不得已才要解决方案。所以销售员的工作是“在他伤口上撒点盐让他痛的不行”,他才会找你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产生一个误区,请记住不是让他真正的产生问题,而是让客户去联想问题的发生,将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我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分享给朋友们,曾经有一位卖保险的业务员,他跟一位客户将近半年了,可是那位业主始终不肯买他的保险,这位业务员非常执着,就是想要把这个客户拿下,可是方法用了很多,客户就是不买保险,通过不断的学习,实战的经历,他成长了很多。有一天他又来到了这位业主的家,上门推销保险。这次他很聪明,“哐哐哐,敲门!”业主(是一位中年妇女)打开门看到还是这个推销员,“你怎么又来了”想要关门的,被这位业务员拦住说:“阿姨,我不是来卖您保险的,这么热的天,我只是走累了,想跟您要杯水喝,可以吗阿姨?”阿姨看到这个小伙子一副很累的样子,挺心疼的,就让他进来了。并且拿了一杯水给小伙子喝。这个业务员,赶紧接过水来喝,他喝完水故意的把水杯放在了桌子的边缘,杯子没有掉落,但是这位业主看到了,很紧张的说:“唉,小伙子这个水杯怎么能放桌子的边缘呢?万一掉到地上不就摔坏了吗?”说完赶紧,把杯子拿到桌子的中间。这时候小伙子不慌不忙的坐下来说:“阿姨我非常感谢您给我水喝,我已经不渴了,现在好多了”,就装出一副要走的样子说:“阿姨,您真善良!一个杯子您都这么担心它的安危”,这位业主接过话来:“是啊,杯子是不能放在桌子边缘的,摔坏了不就可惜了吗?”这个业务非常真诚的笑着对阿姨说“恩是的,阿姨,您觉得杯子不能放在中间,很容易就会掉到地上,是的,杯子是我们用手就可以把它放回安全的地方,可是人呢?我说过,今天只是来讨水喝的,绝对不会卖您保险的,但是阿姨通过跟您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交流,您又这么好,这么善良,我觉得我更应该帮您解答这个疑惑,您如果现在不给自己买份保险的话,后期您的保障该谁来保护呢?”后面讲了一些保险的优势,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客户顿时恍然大悟,立马二话没说,交了钱把合同签了。当你愿意把这个话讲出了的时候客户有可能不爱听,因为那是他还没有意识到大问题的存在,这就是我们所要知道的人不解决小问题,人只解决大问题。
其实这第四个步骤是十大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非常缜密的思维逻辑,需要我们专门去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