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老师在《精进》一书中创造性的将产品的完善与自我的完善作类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接下来我将结合个人粗浅的认知和书中的观点谈谈如何用产品迭代的方式来一步步完成自我的完善。
“最小可行化产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精益创业》一书中被提出的,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
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
最小可行化产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能够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较为准确的找到一种使自己的产品尽快适应市场的方法。回想一下工业时代传统而规范的工业生产流程:建厂、招募工人、引进原料、进行生产等等等等,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
但是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存在着太多隐性的不确定因素,且不说当初促使你创业的那个方案是否可行,即使当初可行,那你又如何保证在一段时间之后这一计划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何况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成功地识别和观测各种影响创业的因素,并且统合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制订出一个正确的计划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
而最小可行化这种方法,则不再采用这种刻板冗长的办法,而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和获得反馈来理解市场,并通过多次的迭代最终打造出一款真正符合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而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成长也如同创业一般,人生也如同变幻莫测的市场一样,无法预测、无法确定。我们可以有远大的理想,就如同创建一个伟大公司一样,但在一过程中,可能总是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所阻碍。所以利用“最小可行化”这种方法,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去避免不必要错误的发生。
上文中提到,”最小可行化“这一方法由三部分组成:构建产品(build)、测量反馈(measure-feedback)、迭代纠错(correct—learn)。
●构建产品(build)
作为一个创业者,你的产品可能是一个app、一个网站、一款智能硬件设备,但是作为一个自然人来说,你的产品则是你通过你所具备的技能或能力生产/制作出来的某些东西,比如:
通过绘画这项技能创造出的绘画作品、通过阅读这项能力阅读完一本书并产出一篇透彻的分析。
虽然这都是看起来“小”的产品,但正是因为“小”,所以把它们当作个人的“最小可行化产品”是非常合适的。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
但同时,你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比如,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格漫画,再从多格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
如此一来,个人的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
另外,如果一旦有这一构想,并且现有条件也满足构建一个最小可行化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就马上行动吧。
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准备好。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其实就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在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的观点中,学生从小学习的技能、理论、知识都是在为以后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做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
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完成”过什么东西。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因为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就像我们准备高考一样,我们把准备阶段分为一轮、二轮、三轮,而每一轮里,我们把各个科目又分为很多版块,比如英语,就有:词汇、阅读、完型等等等等(一把年纪早已记不清了),
但直到高考前一刻,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没有完全准备好。而最小可行化的思想则是: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在实践中的效果往往会好于“不断准备”的效果。
●测量反馈(measure-feedback)
构建完最基础的一个“产品框架“后,就需要不断的获取反馈并且在反馈中不断进行优化。
大致来说,可以把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评、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
每一种反馈,都有其特定的价值:正面反馈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否定和批评会促使我们反思,帮助我们发现错误;而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则让我们视野更加的开阔、思考面更加全面。
而对我们能够起到帮助作用的,往往是否定和批评。
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应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也就是说,批评我的人并不是在评价我,而只是在给我提供信息,因此没有理由去排斥这些批评。
当然“接收”这些评价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接受“这些评价,因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需要慎重地审视,进而再筛选出真正对你有价值的信息,只不过也不要一开始就情绪化地加以排斥。
因为很多时候,别人的批评并不正确,但思考和辨析这些批评的过程对我们也是有益的。即使他人的批评十分荒谬,但本能地抗拒这些批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去反对仍然是两回事,前者只会给你带来情绪上的恼怒以及因情绪波动而造成的时间上的浪费,而后者却往往会让你看到你之前看不到的东西,不一定是错误,但很有可能是你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
总之,初期的“产品”一定是不那么完善的,有着或隐或现的缺陷,从外界的批评中采撷信息,才能使它们臻于完善。
●迭代纠错(correct—learn)
通过获取反馈,并且经过思考后过滤掉不具备价值的反馈,剩下的则是对我们有效的信息。根据这些“有效信息”,再进一步地对我们的“产品”进行相应地纠错和迭代。
而如果将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抽象出来看,其实就是:反思—获取(有效)信息—指导行动,这一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就像采铜老师所在书中所说到的那样:“我们的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实与繁密的细节性信息。那么反思和行动,就成了在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
而反思和行动越多,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而这些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将会不断地为你的产品迭代提供或隐或现的帮助。
就像下图所显示的:
“反思—行动”的反复次数越多,所能获取到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的抽象程度就会更高、细节程度也会更深,而信息的抽象程度越高,则其普适性也就越强,即通过这一知识储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几率也就越大;同样地,信息的细节程度越深,则会使你对信息的把控能力也就会变得越发地精准。
另外,在迭代纠错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梳理在“测试反馈”阶段得到的“反应链”。
阅读一本书时,我们能看出这本书的脉络是什么样的,那么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的同类事件中,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除了要关注“反应链”之外,还应该密切关注在行动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我把这种意外事件称为“类黑天鹅事件”,因为其发生逻辑是与“黑天鹅事件”具有共通性的,但是黑天鹅事件一般是要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且通常会带有一系列的负面事件的发生,而我这里所指的意外事件则不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 ,并且也不一定就会带来负面的效应,因此我把它称为“类黑天鹅事件”
而研究黑天鹅事件的意义则在于:在行动中,免不了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者现象。意外结果也许并不是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并不在我们原有的认知范围之内。因此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
但由于普遍存在的“因果逻辑”,使得人们更喜欢符合期望的结果,而不太愿意接受意外事件的发生,或者简单地归结为随机性。
因此,在我们纠错、迭代自己的“产品”这一过程中,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惯性,通过理解意外来增加自己认知的包容性,并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总之,任何一件产品(主要指互联网产品)都不是在第一个版本就是尽善尽美的,人也是如此。
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就快速构建自己的基础“产品模型”,并且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之前仅仅停留在心中的想法最大限度的变成现实;
同时,克服“自我防卫”的心理惯性,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最后,在反复的“反思——行动”中不断提升自我的信息抽象能力和对信息细节的把控能力,从而提高“产品”迭代的质量和效果,不断反复,最终使其臻于完善。
文中图片摘自《精进》一书,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