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局长主导,调整一下刘国梁的职务,有没有错呢?真不好用有还是没有来回答。如果刘国梁不同意调整,而硬是用行政的力量强行调整,那也只能说体育总局的头头们管理手段太简单粗暴了,也并不能就此说体育总局的调整就不对,就有问题。
做领导管理很难,得讲究方式方法。李嘉诚据说是这方面的高手。
多年前,李嘉诚家族投资了一个欧洲的电讯公司。公司连年亏损,李嘉诚就想关掉或转让它,找到高管们来开会,商量处理事宜。会上,高管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继续经营,应该扭亏有望。李嘉诚当场向高管们提了个小要求:如果你们一年内能扭亏为盈,那就再给你们一年的时间!双方就公司的未来处理达成了共识。
一年内,公司果然起死回生了。
在这个案例中,李嘉诚是老板,处理自己的公司时,依然能很好的尊重高管的意见,过程中,既给到高管相当的经营压力,又让高管不至于心里不舒服,闹出内乱,管理水平相当高超。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国乒队这几天的“哗变”,固然有体育总局的责任,在人事调整上,没有充分的消化分歧,是领导们在管理方法上欠考虑的表现。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领导即使有问题,管理手段简单粗暴了,作为下级、部属,是不是就要“哗变”呢?
自古以来,普罗大众对领导都容易贴上“官僚、自私、阴暗”的标签,看到有“哗变”事件发生时,第一反应都是声援“哗变”者,指责被“哗变”者。这次也一样,国乒“哗变”体育局,让国乒得到了一边倒的叫好,而体育局则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这,似乎也不公允。
冷静来看,刘国梁们也有欠妥的地方。
如果把体育局的领导比作是老板,那刘国梁就是个能干的职业经理人。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做出调整,职业经理人尽管不同意,觉得有委屈,就可以“哗变”吗?“哗变”,其实是缺乏职业操守的表现之一,以后哪个老板还敢启用有过“哗变”经历的人呢?
真正有操守的职业经理人,和老板发生激烈的意见冲突时,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尊重老板的意见,即使不认同,也竭力成就老板;二是离开老板,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当年的郭子仪、曾国藩等,均已功高盖主,都有“哗变”的实力,但都坚守职业操守,即使明显不认同老板的做法,也绝不“哗变”。
从国乒来看,刘国梁教练水平再高,比赛成绩再好,拿下的荣誉再多,从长远来看,也不宜把一个组织的未来完全依赖在一个人的身上,趁鼎盛时适当的调整一下,万一有误,还有回旋之余地。现在调整刘国梁,抛开权斗来说,是并无不妥的!
从刘国梁个人来说,激流尚且还要勇退,况且是在遇上了一个不认可自己的老板的时候呢?此时,刘国梁不但不退,还要“哗变”,不能不替他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