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闲来无事,卧于塌上任思维随睛之所至,当扫描至藏书柜时突然停下,喃喃自语:好久没有看过书了!难怪最近感觉脑子跟锈了似地,是该温温故了!便起身信手拿起一本书,刚翻开扉页便落下些许灰尘,嘴角便微微一笑,心想自己真的变懒了。闪念一过便专心看了起来,读到一副对联时便停了下来:“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反复咀嚼这句话,感触越来越多,索性将它抄写下来放于自己床头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吧!
古来成大事者,必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石破天惊的大事越能心静如水,波澜不惊,沉着应对。《礼记·大学》篇有这样的文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就要进行自我修身,端正自己的思想。其实我国的佛道儒,都强调欲修身必先修心,佛之禅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强调的是定力。有了定力,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才能应对自如。古人对有为的将相有个评价:“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就是说,无论受到多大的委屈,无论面临多大的诱惑,无论面对着多大的危险,都要泰然处之。受到误解和委屈,匹夫只能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古人认为此不足为勇也。故世有忍小愤而图大谋,不忍之事忍之,其志必远之说。
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面对危难或者挫折时的人生策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把静理解为一种窝囊或者胆小,固然,此类人不在少数,可是我们所提倡的绝对不是处事时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只是用一颗坦然、从容的心去处理日常事物,要做到“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了,而这里所包含的人生态度,便是我们每个人终身需要学习和修养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喜好憎恶,而人在一定的环境及社会生活中某种情绪必然会随之表露出来,这就是人身体的本能反应。然而我们是人,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我们不仅需要拥有很高的智商,我们还需要有情商,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仅仅完全依靠我们的本能反应是不行的,我们需要进行修养,需要临大事时的静气,需要处变不惊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事业!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做人可至如此,成功便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