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术》印南敦史
想快速阅读,应“摆脱仔细阅读的束缚”,不要奢望一次阅读就能记下全部内容,“阅读之后,能在脑海中留下知识或收获的片段”,“哪怕只对一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阅读也是成功的,不要奢望全部消化吸收”。
提高阅读量以弥补深入阅读的慢速,获取阅读过程中留下的“知识片段”,积少成多。“在汇聚细碎知识片段的过程中,这些片段将逐步产生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所以要多读多积累。
读书不用“一本正经”地读,应像听音乐一样放松。“流水式阅读”VS“存储式阅读”,前者更适应信息到大爆炸时代,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堆积,避免“只买不读”。
如何在一个月内阅读20本书?
养成习惯。
A定时定点。
B选择可读的书。(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独立的章节多。)
运用九比一法则→可快速阅读的书:慢读的书=9:1
如:每天60分钟,前30分钟读慢书,后30分钟快读。
C读的书要常换。(每本书的集中阅读时间不多于十天。)
每天读一本书,集中精力读完“读书密度”高于拖拖拉拉一个月,且更容易把握书的全貌。
可以早上读书十分钟形成习惯。(本书建议)
关于“读书会忘记”,对此不用过于纠结,可以为了写而读。
书评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较多的摘录。书评人通过阐述自己从书籍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要让读者产生“想读这本书”的愿望——纸质媒体上刊登书评的基本价值。但是网络媒体时代,读者希望看到信息和事实,且在阅读时间短暂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摘录将书籍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并呈现出来。
下面将介绍一下摘录的原则。
一、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可以边摘录边阅读)。
如:准备a4纸一张。摘录想记住的内容(形式:XX页+内容),也可以不原样摘录,应控制在几行之内。
二、采撷最精彩的一行。《书之魂凝于一行》从一本书中摘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邂逅一行”有利于削减阅读的负面情绪。
三、回味重要段落,“一行评论”,以“一行感想”唤醒“一册记忆”。
四、自我评定读书足迹。以12本为单位,定期回顾摘抄和感想,选出最佳。
并思考A哪一类书易引起共鸣?
B哪一种主张自己最赞赏?
C哪一类书以后还想读?
以“不拥有”的极简方式手抄。
搜索式阅读。跳读,读小标题。(时下很多商务类书为让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快读就是这样编撰的)作者自述可跳过,示例可跳过,煽情文字、吊胃口的文字皆可跳过。
阅读速度提高四步。①仔细读序言和目录。②开头和结尾的五行。③确定关键词。④用多种节奏读。
不要记忆要记录,划线是没有用的。
选书
以“一周六本”为基准,每周找一天“非读书日”。细读自己喜欢的书,并制定下一周读书计划,做到“今日书,今日毕”。“有时间就读”心态会使你完不成读书计划。选书时不要只选想读的书,否则会千篇一律。
无法速读的书,比如小说,散文等。读此类书不同于商务类或时下的新书是为自我提升的目的,而是为了心灵愉悦。当然也可能相反。慢读类的书可以在“自由日”读,或者与其他六本并行阅读。
获得书的途径并非只有买,也可以去图书馆,二手书店,实体店等等。
读完如何收拾书架?舍弃不需要的书,在过程中会发现挚爱,每三个月整理一次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