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申城的第五十九天,时间过得飞快,我已经独自在一座离家一千三百多公里的陌生城市生活了五十九天。算来,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久吧,因为上学的地方就在我家所在的省,离家就三个多小时,有的时候老爸老妈过生日,或者是有什么节日、周末我都会跑回家,尽管只能在家待一天,也丝毫不觉得累,因为跟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总是那么舒适又那么放松。这次要在外边待六个月才能回家,对于像我这样恋家的人来说,想想也是挺漫长的。
今天早上转租房子给我们的大哥问我发工资了没有,让把他帮我们付的押金先还给他。突然感觉,哦,原来自己生活的是那么的窘迫,感觉自己发的工资都不够养活自己,也突然对那种人们说的“北漂生活”有个更深的感触。虽然我一直认为,从我双脚踏入这座“不认识一个人的陌生城市”开始到现在,我一直挺幸运的。是的,也确实是这个样子。刚来的时候,和一起来的张同学住在她同学那里,房间虽然也是合租,但是地方还算大,也还算自由,也不用我们两个在找工作的时候为了房租的问题烦恼,在那里我们住了差不多快两个月,幸运的是我和她的同学“胡贤惠”也成为了好朋友,在异乡多交一个朋友对我们这种独自打拼的“外地人”来说是很开心的事情吧,就是住的有点久总是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找到工作之后便是找房子,在申城租房,好多都是押一付三的模式,我和“张低俗”根本没有那么多钱,但是又很幸运的碰到了上面说的转租房子的大哥,广西大学的研究生,因为要去另一座城市实习,急着转租房子。由于我们没有那么多现金,所以他先把他的押金帮我们垫着。但是总归那大哥还是催我们了,虽然我承认在看到那大哥发的消息的瞬间我还是抱怨了,说那大哥怎么这么着急,但是我明白那种“借钱的人心里不好受,被借钱的人其实心里更不好受”的感觉。当然我也知道应该好好感谢那位大哥,可是难免人总是会因为一个人唯一一个不好的印象而否定掉对那个人之前所有好的印象。不过要不是那位大哥估计我们就要四处跟朋友借钱了。幸运的是那个大哥的出现,给我们了一个缓冲期(尽管这个缓冲期目前我们还没有渡过)。不过还是坚信善良、好心的人占大多数,也真心感谢我遇到的所有的好心人,我也会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
总有同学看到我发的来到申城之后的动态,说其实蛮羡慕我们这种生活的,也有同学跟我说她也要过来,也要来人们所谓的“大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昨天跟同学聊天,聊到之前他独自一人在深圳的经历,他说没有人知道他那会有多孤独,有多无助,说如果有酒的话,他可以把他的故事讲三天三夜。是呀,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朋友,总会感觉到无助、不知所措。鬼知道像我们这样独自在异乡打拼的人都经历了什么,但是这些或许对我们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而这些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刚才看到群里的消息,同学中有在我们那边待着的说没有钱了,中秋要回家,父母会给钱。其实想想那种安逸的小日子又何尝不让人羡慕呢?或许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羡慕中,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以及生活方式。反正在我看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跟父母要钱的。毕竟,我们已经工作了,必须得承担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经历过了一些事,才会懂得更加珍惜吧。
之前我挺羡慕和同情那种“有故事的人”的,每每听他们笑着讲自己的经历,都感觉很敬佩,也很困惑,明明是作为听故事的人,我听着都感觉悲伤,他们却可以笑着,像是再讲别人的故事一样讲出来,仿佛经历这些事的人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许,在作为大多数的其他人看来,在大城市独自打拼的都是“有故事的人”,但是我宁愿做一个没有故事的人。同样独自在异乡打拼的你,是想成为“有故事的人”呢?还是更倾向于“没有故事的董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