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9.26

一、公仪休另类的“严于律己”

1、人物:鲁国名人公仪休,学问很大。

2、职位:鲁国的总理。

3、名声:《史记•循吏列传》把他当作官员的表率,“循吏”的楷模。

4、事迹:有人听说他爱吃鱼,就特地送鱼给他,但他拒不接受。

某天他在家吃饭,发现蔬菜很美味,一问之下,这菜竟然是自家菜园里种的。他很生气,跑到菜园里,把蔬菜都拔掉扔了。

他又发现妻子很会纺织,织出来的布非常精良,这回他发了更大的脾气,果断离婚,还把家里的织布机烧了。

5、原则:“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此类“严于律己”,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做的应该是“劳心”的事,也就应该专心去“劳心”,付出辛勤的脑力劳动来换取俸禄,不该再去“劳力”和老百姓争利。做高官,拿高薪,这就够了,不要贪心不足,连蝇头小利也要去赚。

6、孔子也赞同公仪休的“严于律己”

孔子也和公仪休一样重视专业分工,认为君子就应该专心去“劳心”。

《礼记》记载孔子的话说“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也就是说,君子即便干体力活,也只赚本行的钱,绝不跨界经营。

二、今日思考:让我们看回敬姜夫人。我们会想,这样一位大家闺秀,出身好,嫁得好,全身都是美德,教育也很用心,儿子也很争气,生活应该很美满才对。《国语》既然把她当成榜样,那么本着劝善的原则,最后应该讲讲好人有好报之类的结局。但是,敬姜夫人的一生其实相当不幸,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她克制了一生,最后会不会情绪失控,咒骂苍天的不公呢?

你已经很熟悉儒家的价值观了,那么,在儒家的价值观里,敬姜夫人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应对不幸呢?这就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严格说来,这应该是一道复习题。(参考9月27号内容)

答案只有一个字:礼。

详细来说的话,就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要对悲痛的心情做充分的节制。

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的不幸是任何人都很难承受的。所以敬姜夫人也会哭,但哭法绝对和祥林嫂不一样。她不是情绪一来就开始哭,而是分门别类地哭:白天哭丈夫,晚上哭儿子。

孔子给敬姜夫人评语:很懂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