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个按钮,一百万美元。第二个按钮,50%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50%的机会什么都没有。”
张曼巴发给我一篇财经类鸡汤文,圈出了这段话。
我说,你现在是不是正yy这一亿怎么花呢?
这位朋友姓张,但曼巴不是他的真名。
有一次,他朋友圈发了夜里加班的照片,配文是,你见过凌晨四点的上海吗?
俨然加班加出了科比的曼巴精神。
从此大家都叫他张曼巴,听着像张曼玉的弟弟。
张曼巴咨询我买房子,内环内就可以了。
我问他开始看房了么?
他摆手说他在努力投资自己,怎么会有空看房呢。然后蹦出来一堆新名词,什么知识付费,消费升级,human capital...他说付出总有回报,过个两三年,实现了自身价值,再去买房。
我说,三年后内环线的房子要20万一平了,你用什么买?拿这些鸡汤买么?
2
内环线的房价快要卖20万一平了,绝不是乱说的。
有些同学可能会质疑,内环豪宅标杆,翠湖天地,不也才15万么,内环的房子凭什么能卖到20万?
这就是很多人的误解,以为房价上涨总是轰轰烈烈的过程。大家的记忆停留在15-16年,微信群、朋友圈、饭桌上…话题全都是房子。
其实更多的时候,房价在悄无声息地上涨。
就拿如今已企稳15万的翠湖来说,谁能想起,2017年年初的时候,依然可以用11万不到的价格买到?
那么三年后,内环内的房子凭什么卖不到20万?
网络图片丨翠湖天地
为什么是刚好20万,而不是16万、17、或18万?
不是我任性,偏要凑个整数。而是我通过严格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有没有很好奇,这简直是高科技啊。
别急,让卜教授来告诉你。
3
我们现在看到的漂亮小区,在开发商开始盖楼之前,都是一片片的空地。
但开发商并不是看到一块空地,就可以上去直接盖楼噢。毕竟大清已经灭亡了,跑马圈地的时代过去了。
现在,开发商拿地要经过招拍挂的过程。
招拍挂是什么?不知道也没有关系。
反正就是开发商要花钱买地。
这块地的价格,叫地价。
网络图片丨大富翁4
开发商为什么要买地盖楼呢?
因为他们想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
如果你这都信,说明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人,适合创业。
开发商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赚钱。
开发商花这么多钱买地,就是因为他们相信盖好的房子能卖出更多的钱。
那么问题来了,房子究竟会卖多少钱?
这得看开发商的心情...更取决于将来的市场和政策。现在没人说得准。
但无论如何,开发商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亏本。
而不亏本的这个底价,叫保本价。
4
通过地价算保本价,是一个让人很懵逼的问题。
很多信息渠道也尝试在算,但相同的一块地,它们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让人更懵逼了。
网络图片丨黑人问号
这很正常,开发商的费用太复杂了,除了土地费用,还有各种图纸费、各种工程费、各种税费...此处省略一万字...有木有很头大?
但不用担心,卜教授是不会让你们自己去计算的。
好比去饭店,点了一份饺子,老板不会丢过来一片里脊肉说“自己剁馅儿”。
答案早就算好了。闲话不说,直接上菜!
16年的8月,新静安的中兴路地块,被融信重金买下。
有多重呢?10.03万每平米啊,全国记录啊!
这是一块综合地块,未来有商业、配套、保障房...听上去很美好。
但仔细想想,一部分面积做了商业配套,意味着能卖的房子变少了,价格只能更贵。
妥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究竟会多贵呢?
卜教授告诉大家,要卖到每平米19.2万,融信才保本。
有木有很毁三观?
先别毁三观。融信如果只追求保本,那可以改名叫雷锋了。
如果要赚8%(利润率),融信要卖每平米21.8万。
好,现在可以毁三观了。
5
卜教授一开始也怀疑,融信的项目只是个案。
本着科学家严谨的精神,我又研究了两个地块。
第一个项目,在青浦徐泾镇,徐南路的北侧。
中骏拿地的价格是...4.5万每平米。
一平米要卖到8.25万元才刚刚保本。
而8%的利润率,对应的是每平米10万元。
第二个项目,在安亭国际汽车城。
你知道这是哪儿吗?我查了查地图,安亭到昆山比到上海市区近多了...
万科拿下了这块地,地价是2.5万/平米。
经过计算,保本价是...4.7万/平米。
如果要赚8%,价格是5.3万/平米。
安亭居然都要卖5万以上?
看来限制我想象力的不只是贫穷,还有地理知识。
6
现在上海的二手房价,按照“核心城区/主城区/外环外/远郊”来划分,大约是12/8/5/3。
未来几年,之前拍出的地王,包括前面的三个项目,都会开盘。
按照保本价来估算,上海新房价格要到20/14/9/5的节奏啊!
你想说,不听不听我不听。
我要说,咱们都已经是穷B了,能别再怂么?
为什么我要吐槽张曼巴?
因为碎片化的财经资讯,听的时候很爽,但事后没有任何帮助。这就是鸡汤。
他说他懂了“消费升级”。
我说别扯了,你不也没开始创业、没为哪个生产商投资么?
你做过的最消费升级的事儿,不就是跑到日本去买了个马桶圈么?
你喝这些鸡汤,完全是在逃避,对你买房有半毛钱贡献?
上海的房价,确实越来越令人生畏。
可能拼尽全力,面对心仪的房子也无能为力。但这不丢人。
而那些从一开始就逃避现实、等到房价涨上去了却开始埋怨社会的人,你连讨论房价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