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问:但是很多人对人性的理解不同,您所理解的人性是?
答:本来,我们是人,要了解人性应该很简单,但其了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经典与圣贤曾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性,这是他们的体会。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跟着他们走呢?也不一定。真正的经典都只是来启发我们的,我们应该自己问自己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接下去才问要不要这样做人做事。不过,如果一个人真好好思考过了,很可能他的观点和做法,和圣贤所教、经典所说,会有相当的一致性,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如果我们不能完全把握人性的意义,至少,在教育的立场,我们可以从我们对一个人的“期待”来发现人性之所在。譬如,我们希望孩子“品学兼优”或者“人文与科技”并重。这品和学,人文和科技 ,应该就是人性的重要内容。我们如果依照人性的这种期待去做教育,也相信人人都可以思考出教育的道理。如果按照道理而做,你的做法可能就会跟我一样,假如你根据道理来做,和我的居然不同,那请你不要相信我,你相信你自己。
不过,我有这样的把握,假如你去思考教育的道理,你依照教育的道理而做,你教育的方法必定和我一样,所以我才有自信来推广这种教育。所以听到我的推广,而你赞同了,你不是跟着我走,是跟着自己走,只是跟着你自己走,刚好和跟着我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