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咖啡的诞生和意义
朱尼特·布朗教授1995年提出“世界咖啡”这一概念。
“世界咖啡”是指围绕一个相关问题有意图地建造一个实时的会议,通过将大家的思维和智慧集中起来解决问题、发现思考的共性的过程。咖啡屋会议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引导协作对话、分享知识并创造行动的可能性,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组织。
二、世界咖啡的流程
2.1形成小组
建议随机或者跨部门,方便更多的部门或原本不熟悉的同事进行交流。
2.2讨论出大的主题下面的子主题(每桌一题)
比如议题为“如何把水果卖给更多的客户?”,那么自主体就可以是“如何寻找定位客户”“销售水果给客户的方式”“如何维护客户关系”等。每桌议题内容不同,尽量试着多角度去解析大的主题,又保证不会偏离。
组内的每个成员按照本次会议的主题“发散思维拓展客户”,分别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关联子议题。投票产生本组最后确定的子议题,得票最高的子议题提出者将是桌长,同时分配本桌的另一角色记录员,其他人将作为流动组员。
2.3组内讨论
从现状、期望、方案三个方面对子主题进行讨论,集合组内成员的智慧。记录员负责记录。
2.4智慧流动
桌长和记录员在原小组不变换位置。其他人将作为流动组员到各个小组进行思维交换,补充完善各组子议题的方案,由桌长和记录员进行汇总。
2.5最终汇报
由各组桌长作为代表做最终的方案陈述,集合众人智慧的方案出炉了。
三、世界咖啡的意义
3.1 团队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一次实践
所有组内讨论都要由桌长来协调统筹,而桌长其实是临时任命的,很多参与者互相之间有可能不认识,如何取得大家的信任是桌长们的第一个难题,接下来还要协调队员发言时间、发言顺序,以及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发言的同时又不能漫无目的或是太过冗长,这些都是巨大的考验。如何在团队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团队成员的信任,是一个长期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3.2个人思考能力的一次锻炼
能够和众人交流固然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如何把收获的知识观点化为己用则更加考验个人智慧。很多人的观点可能是重复的、低逻辑性的、过于发散的。统合众人的观点,化百家所长为己用,是需要一定深度的思考,全盘接纳他人观点和毫无理由的坚持己见都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如何深度思考,还是要多读书、多和有智慧有经验的人交流。在我的观念里,自我教育和独立思考是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情。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