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四大名著,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红楼梦》,或许是其它的三部偏向于军事、政治、神话方面,而女生一般都会喜欢爱情故事。从小我就从影视作品和语文课本中了解过《红楼梦》,当时的我注意到的就是其中奢华的场景,还有它的悲剧色彩,却未曾想过它对我们有何启示,为何能经久不衰。
《红楼梦》问世不久,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在清代,《红楼梦》已成为当时人们谈论的中心,清代的得舆曾在《京都竹枝词》一诗中道“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而民间戏曲也演出《红楼梦》,观众为之声泪俱下,甚至有人读此作品后为之痴狂。《红楼梦》一书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内容,令统治阶级痛恶,却也难以阻止人民对它的喜爱。现代,人们又将之拍成影视作品,将各色人物搬到大屏幕上,丰富了它的演绎。在文学上形成了“红学”,对《红楼梦》进行不断的研究。《红楼梦》不仅影响了着中国的好几代人,并且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于世界。
说到《红楼梦》,人们便会想到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故事,想到那繁华落尽的大观园,以及作品中数百位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人物。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点,一为写自己,曹雪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熔铸到作品里,体现着人生悲哀与世道的无情;二为“为闺阁昭传”;三为“悦世之目,破人愁闷”。
《红楼梦》不仅表达对封建礼数的抨击,还提倡了对女性的尊重这一价值观念。《红楼梦》将女性作为主角来写,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山川日月之精秀,只忠于女儿。”这里认为男子没有女子洁净清爽,或许是因为宝玉接触的都是些要走仕途的人,大多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更有甚者非常不尊重女性,这也应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之一:为闺阁中的女子立传,要大家尊重女性。尊重女性,实现男女平等,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现实生活中依然还有很多不尊重女性的行为,在招聘人员的时候会对女性不公,还有很多人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闯荡自己的事业都是不恰当的行为,更有人带有色眼镜看待问题,“女司机”等词语频出不繁。古人都有尊重男女平等的观念,更何况现代。
我欣赏林黛玉的才情,林黛玉曾作过一组诗——《五美吟》,这组诗分别说了五个古代美女,西施、虞姬、昭君、绿珠和红拂。以第二首《虞姬》为例: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是说虞姬虽是一介女流,但自刎于楚帐而流芳,而英布、彭越等人弃楚投汉,最后再反叛被诛杀,名节尽丧。正如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中所写,“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虞姬巾帼不让须眉的真英雄本色,岂不羞死那些男儿吗?虽然说,黛玉写过许多的诗,但这一首,却是表明她气节认同的诗。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黛玉的价值观非常清晰,看似病态孱弱的她,并不是一个小女儿姿态。我们何不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做一个有才华的人。
我还觉得《红楼梦》还给我们性格方面的启示。《红楼梦》中有数百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我们拿最熟识的人来作例,比如说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寄人篱下使她具有戒备心理,使她变得“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甚至有人将之评价为“刻薄”、“小心眼”。在作品中贾母曾说过:“林丫头那孩子倒罢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狠结实了。要赌灵性儿,也和宝丫头不差什么;要赌宽厚待人里头,却不济他宝姐姐有耽待、有尽让了。”林黛玉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说话尖锐,性格直,做事不圆滑,又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给人一种清高孤傲又病态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薛宝钗,薛宝钗是宽容温婉的代表,言谈举止都很合乎礼节,顺应长辈的心意,受到长辈的喜爱,但并不是盲从,对长辈做事不对的时候也会进行规劝,比如说薛蟠对柳湘莲无礼后遭到毒打,薛姨妈偏袒儿子执意要进行报复,宝钗劝母亲不要“偏心溺爱”。也正是薛宝钗信奉传统道德,用“礼”约束自己,总是告诫自己“女子无才便是德”,压抑自身的爱好,磨去了自身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薛宝钗的一个特点,遵从长辈的意愿,不太爱展露自身的个性,这样的我们难免会湮没在人群中。
从为人处世方面看,林黛玉的孤高自许是不会受到社会的接纳的,甚至有些不合群,不大度,甚至“小心眼”,而薛宝钗这样豁达的人更能收到他人的喜爱,这在提醒我们,与人相处时应多些宽容,多些友善,与别人接触时应不要让别人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