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极简生活运动
几年前的一天,看了网上关于极简生活的文章 ,觉得不错,发到了家庭群里。
极简生活的十八条理念,其中一条是定期整理房间。要想过极简生活,就要断舍离。断舍离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少买多扔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儿子留言:“我们哪天帮你们做做“减法”,你看家里好多东西,多少年都没用过,放着干啥?”
不久后的一个周六,已结婚另住的儿子、儿媳回来,准备帮我们收拾东西,整理房间。
我家的极简生活运动要开始啦。
吃完午饭,儿子儿媳先去整理儿子以前住的房子。
“哎,你这鞋已经不穿了,扔了吧”儿媳妇说着,把一双旅游鞋连带鞋盒扔到了一边。
儿子急忙拾起那双鞋说:“这个不能扔,这耐克是限量版的,就这一个鞋盒,在网上都能卖20元呢。”
“瞎吹牛,才不信。”儿媳说。
“你别管我是不是吹牛,但我那鞋,你给我留着。”
儿子把他上中学、大学时衬衣,毛衣、毛裤,外套等衣服挑出来,放在了一边。
老婆走过去说:“这些衣服你别扔,我和你爸可以挑着穿,不能出去穿,还可以在家穿。”
那时我母亲还健在,能行能走,能吃能喝,精神还不错。我们都在忙活,她啥也没干,应该是最清闲的,但她也没闲着,或者说最忙活的就是老妈了。她一会到儿子媳妇旁边站一会儿,一会儿又到我老婆那看一看,一会儿又到我这来儿待一会,时不时我没没扔到一边东西又收拾起来。生怕我们把啥好东西扔了一样。
老母亲是最舍不得扔东西的人了,如果说她一个柴火棒都舍不得扔,一点都不是夸张。她总给你说,这个能干啥,那个也能干啥。要我说老母亲舍不得扔东西的光荣事迹,我一口气能说俩小时。
正在在阳台忙活的老婆把我成箱的旧杂志找出来了,对我说:“这过期的杂志,你还留着干啥?净占地方了。”
“别扔,我收藏的,另外,说不定我啥时还看呢。”我说。
“收藏收藏,人家收金收银收玉器,收藏字画书法,你的烂杂志有啥可收藏的?”
其实说收藏,是应付老婆,凡是我不想扔的东西,我都说收藏呢,并不是说那东西真有收藏价值。
书,我的确是舍不得扔。
中国人有“敬惜字纸”的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爱屋及乌,自然对字纸也敬重万分。他们认为写有文字的废纸不能乱丢。
废纸尚且尚且如此珍惜,书就更要爱惜了。
弟子规云:“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要将所有书籍,放置洁净处,摆放整齐,用过后立即归回原处,切勿角落地板、桌椅、餐厅,随手一放,任人横跨、践踏,尤其浴室厕所内,更不宜放置字纸,十分不敬。古人读经前,必净手焚香,其心之诚敬,可见一斑。
爱惜书籍,是个好习惯,曾看过一篇文章,文中讲 ,鲁迅买了新书后,都会包书皮,小学生一般,看之前,会先洗手。
我当然既不是收藏,也不是敬惜字纸。我纯粹就是舍不得扔,我的大学的课本,搬了几次家,好像还在。
我左看右看,没啥别扔呀,都能用呀。突然,我眼睛一亮,我看到了一厚沓废旧塑料袋,那是我们平常购物拿回来后,就被老妈一个一个整理好,铺平放在那里的。我想把那些塑料袋扔了。老妈看我打她塑料袋注意,立即说:“你不要动,我整得整整齐齐的,又占不了多少地方。”
老婆走过来说:“算了算了,塑料袋留着放垃圾也行。”
折腾了半天,战果不大,儿媳妇想扔的东西,儿子不让扔;儿子想扔的东西,我老婆不让扔;老婆想扔的东西,我不让扔;我想扔的东西,我老娘不让扔。
实际上,我和老娘啥都舍不得扔。
最后的战果是,清理了几件烂得不值得缝补的秋衣秋裤,几条裤脚磨烂且臀部,裆部也磨烂了的裤子,几双放的时间太长,鞋底老化的皮鞋,儿子课本、用过的一些作业本和一些旧报纸。
另一个战果是衣物、书籍、杂物重新整理了一遍,各归其位。
还不错,整理一番,家里东西整齐了,看着房子空间大了不少。
看来极简生活,在我家,说说可以,真要践行,任重道远,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