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把《刀锋》的故事写了四遍。1900年的剧本《未知》,1901年的长篇小说《英雄》,以及1921年的短篇小说《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里面都出现了类似的情节与人物,最后他在晚年将这个故事充实成了《刀锋》一书。
下面我以个人角度,解读《刀锋》的写作视角。
一 弊端
毛姆使用第三人称客观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
第三人称客观视角指的是:从作品中某个人物出发,写这个人物看见、听见,感受到的一切,作者的认知不能超越这个人物的认知。可以写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但是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
《福尔摩斯探案集》就是采用这种视角,所有的叙述都是从华生的视角出发的,为读者拨开层层迷雾,探寻最后的真相。
毛姆很喜欢用这种写法,《月亮与六便士》和《寻欢作乐》都是采用的此视角来讲故事的。
在《刀锋》这本书中,毛姆这个角色就是客观视角,他以一种诙谐、幽默、讥讽,但又不失关怀的眼光看待一切。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是,让读者感觉真实。读者会认为拉里这个人物一定是活生生存在的,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这一切都是真的,毋庸置疑。这种写法还有一个好处,会让读者带入毛姆的视角,认同他所认同的,欣赏他所喜爱的。
但是这种写法也有弊端,就是永远不会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直接表达他的感觉和思想。只能利用主人公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反映他的内在状态。
最明显的是《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这一角色,他的出场是带着愤怒与讥讽的,行为是乖张、怪癖的,但是全文都没有对其内心世界进行解读。
我最大的感受是他被魔鬼扼住生命的咽喉,不得不创造、燃烧,直至死亡。但是为什么?魔鬼怎么教唆的他?他为什么要抛弃世俗的生活?他为什么对抗性欲?他为什么不顾道德背叛好友?他又为何留在塔希提岛?我都没有找到答案。我看见了他的愤怒,但是看不见他愤怒的原因。
二 益处
拉里这一角色克服了上述的问题。第六章,毛姆给了拉里一整章让他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一章,拉里这个人物完整了,我得以一窥他的内心世界。这一章也是本书的核心,全书的精华。
但还是不够,我还是无法看见拉里的全部动机,因为有时候拉里还会留白,比如毛姆问他,在矿场的工作经历有什么收获时,拉里只说有,但是并不想说更多。读者肯定会想:他到底收获了什么?为什么毛姆让他三缄其口。
但我认为这正是毛姆的高超之处。
第三人称客观视角适合写高人。这里的高人就是能带给我们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受的人。比如像是高更一样难为世人所理解的天才,或者是超出语言描述、抵达涅槃境界的佛陀。
语言是具有局限性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悉达多》中有这么一段:“话语对于隐秘的思想没有好处,每当人们说出什么的时候,那东西立即会稍稍走样,稍稍被歪曲,稍稍显得愚蠢。是的,就连这一点也极好、极令我欢喜,我也极表同意,因为被某一个人视作珍宝和智慧的东西,在另一个人听来却往往是很愚蠢的。”
有些东西能够直观体验,但是只要落笔就会显得像是邪教宣传书。比如神秘体验,又称:合一意识,与神连接等等。是一种超出语言描述的体验,一种狂喜状态,好像自我被抽离了,又或是感觉自我与外界融为一体。这些句子读起来都像是邪教的语录,但直接体验者却对此描述表示不满,觉得没有表达出那种体验的真正感觉。
拉里在印度经历了神秘体验。他讲述完此经历时,毛姆提出怀疑:这会不会只是一种幻相,一种催眠状态?拉里表示那体验极端真实,那种境界无法否认,但是唯一的困难在于解释。
为什么很多东西,毛姆让拉里这个角色留白,为什么不让他说出来,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很多内容无法用语言描述,它们超越了语言的范围,一旦拉里说出来,就会变味,变成迷信,变成邪教。再说这是一本小说,并不想引发论战,也不想说明《奥义书》中有真相,而《圣经》中没有。
因此第三人称客观视角无法直接描写主人公内心世界这一弊端,在《刀锋》这个故事中反而成了益处,拉里所领悟的哲理,以及亲身体验就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
《刀锋》采用第三人称客观视角来讲故事,让读者带入毛姆一角色,来近距离观察拉里这个人物,一方面让人物形象更加具体、真实。另一方面很好地利用了这一视角的弊端,将许多无法用语言直接描述真理隐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