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质与量的战争》是杨钢博士把克劳士比大师的管理理念与中国管理实践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一部全新力作。这本书提出的一个新观念让人深思:品质到底是谁的事情?在质与量的战争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由此让人联想到: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的战争不应该是人力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人们互相之间的一场各执一词的战争,而是大家一致站在完成公司共同目标的立场上,对单纯完成工作数量而忽视工作质量的行为的一场战争。以下仅对提高工作效率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零缺陷——第一次就做对 **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接到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把事情快速准确地做对,确定方向,不走冤枉路。俗话说:"马壮车好不如方向对",这句话的典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即方向错误,再怎么努力都枉然。人生通常面临许多选择,但紧要的只有几步,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同样我们在完成事情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关键,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开展工作前我们需明确工作的目的,仔细想想做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希望借此得到什么结果,这样做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与领导和同事一同讨论,再决定整个方向及流程。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在我们完成日常的任务时,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再花时间去寻找所需的资料或工具,只会事倍功半,徒增出错的机会。事前即将一切所需都准备好,即取即用。如随时准备好"最新"的信息:"资料"的随时更新与增删,可以让我们永远掌握到最新的讯息,并随时将它做好整编、归类等的工作,以供我们随时掌握最新的状况,并可迅速做出正确的思考判断。随时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做好转换成工具的观念,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运用,或重新组合,以便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增加更多的成功机率。因此在我们理清需要做的事时,事先做好计划表或者在“小本上”随时记下要做的工作至关重要。
**三、权衡主次:“事以类聚,物以群分” **
养成把握重点、循序渐进、集中力量的习惯,决定次序,从最重要的事情着手。我们必须先决定哪一个工作比较重要,优先去做;哪些比较不重要,可以缓办。不考虑优先次序所产生的另一结果,常是一无所成,而且被拖延或耽搁的事情,等之后再提出时,往往已失去时效性。
**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
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和进化如此之快,陈旧的思维和理念与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已经脱节, "苦干"是成功的充分或基本条件,但它并不能保证成功,今天我们还要聪明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及创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沉下心来用心感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主动学习、参加培训课程,甚至只是默默观察别人怎么做,都能从中学习到新知与技术,再消化出更有效的做事方法与解决问题之道。成长的快慢与成长的心有关,因此我坚信,只要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心吸取营养,不断总结,才能质与量两者兼得。
期待你的留言点评,每一条都会认真看,前进的路上,我们一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