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零零后的小男孩,其实不小了,已经初中毕业,此刻就要面临有关未来的一次选择。
也许很多人听起来会觉得诧异,可确实,在那样的一个地方,很多正值朝气蓬勃的孩子,选择毕业后去往职校学习。没有高中,不用经历疯狂难忘的高考。很多邻里会说,这个孩子不好好读书,贪玩,所以成绩不好,被视为平庸。可是我们都知道,玩本身就是这个年龄的天性。和大地方的孩子比起来,他们的机会太少了,他们的视野也局限在一隅。得要多努力,才能有机会考上高中?十多年前是400多人里,不到60人。最好的高中是400人中有4人的名额。现在并没有宽裕到哪里去。
对于略显不爱读书的他,懵懂是必然的。此刻初中生活的结束,也许会稍微有一些摆脱了学习的烦恼所带来的轻松感。但也许,还略微有一丝焦虑,对于未来的焦虑。不然,这个贪玩的小男孩,不会在明天职高老师到访之际,心感不安,主动联系身处遥远、不常联系的邻居姐姐。
还记得他刚出生没多久,抱过一次他,他妈妈给他穿了一件手织的苹果绿色毛衣,非常好看。有缘成为邻居,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后来的后来,印象中他总能给我家增添一份孩子玩闹的喜气。小学了到处捣蛋,是男孩子中的小头头,皮肤黑黑的,皮肤糙糙的,被小姐姐取笑是“苦瓜皮"。
在大人的印象中,他总是不听话,不懂事了好长一段时间。稍微有所转变,也是在进入初中阶段后。时间过得太快,记得他刚入初中时,看着长得矮矮的他就成为一名初中生了,有种难以明说的情绪萦绕心里,有点担心在骑自行车上下学一个小时的路上,他的安全问题;也有点疑惑,难道多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一个小小少年步入的初中。三年的初中生活,更大范围的学习圈子,让他变了很多,从说话交流就看出更加懂事了。
现在,他已经初中毕业,我一直没有去关切过多询问他的中考。按理,我应该给予他一定的指导。无奈心有余力不足,只能是在短暂的见面时间中,提纲挈领地提几句老生常谈的话。只有等,等他自己来寻求疑惑的答案,来需要一个人一起探讨。
这样的一次探讨,没有更早的发生。在他面临十字路口的时候,才开始了一次真正有效的谈话。一切都不晚。他需要的,是寻找他想成为的自己。无需感慨,无需遗恨,虽然现实有很多的门槛,横亘在未来的道路上,可是心底一定要是自由无限的,因为,这意味着一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