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第五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搞清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暗时间》书中涉及通识部分的内容到今天就为止。之后内容是有关数学现象和编程问题的研究,想了解的请自行购买原书。

前几天说了这么多思维方式,都是为了用来解决问题的。所以最后一天讲讲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问题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的工具有什么,以及即使有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后,为什么仍然要刨根问底,探寻方法和答案背后的机理。

【解决问题】

作者重点介绍了一位伟大的人物——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George Polya,1887~1985)

以下是简介链接

百度百科——波利亚

让我们一起读经典《怎样解题》波利亚

插句题外话: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读书读书,我觉得自己真得读的是死书。大脑不开窍,上学念书在我看来,不是件真正值得用心体会的喜悦的事,反而慢慢演变成了一种负担,那么多科目,每门都需要记忆熟悉考试,从来没有一种正确的认知——上学,上的究竟是什么?是苦哈哈的为了熬一份学历?还是为了成长培养能力做准备的呢?

上学,是一件多么值得心生欢喜的事情啊!怎么会变得带有灰暗色彩的呢?原来,我一直都不明白上学的意义,混混沌沌就背着书包进入学校的大门,一年一年,春去秋来,年龄渐增,度数也增,直到上到今生无需再入校门。这么漫长的时光,也没清晰“上学”这两个字眼的涵义。

我为何而上学?

想必,也有很多曾经或现在或从不曾搞清楚这件占据生命近乎五分之一年头的重要事情的价值所在!

作为一个走出校门多年的成年人,看到乔治波利亚《怎样解题》这本书介绍时候,我不禁为自己曾辛辛苦苦的起早贪黑埋头苦读的岁月叹息和难过,我啊,真的把书读死了……

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他著此书的初衷必将让你醍醐灌顶,重新思考上学的意义和你为了什么上学?

真希望时光可以倒流,上学时候我可以读到此书,不再混沌。人生轨迹是不是就可以改变?


在这里,郑重的把乔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以及《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介绍给所有学生、老师、家长、终身学习者以及愿意理清大脑思维方式的诸君。

 1.波利亚著《怎样解题》(阎育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2.波利亚著《数学的发现》第一卷,欧阳绛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二卷,刘远图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3.波利亚著《数学与猜想》(第一卷,李心灿等译,第二卷,李克尧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言归正传,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提出的一系列思维方法,其实不光可以用在数学,对于解决很多问题都是通用的。

1、特例与泛例的转化。

上学时候做题没少被提及的方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理科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有时候一个泛化的问题无法找到规律、找到重点的时候,用特例去代,代进去之后,就能看到这个特例在泛化环境中的应用,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通过各个特例的规律特点,找出共性,从而去推断验证泛化问题的解。同样的,有时候特例问题也可以通过将其泛化、普通化,当找到问题的通用解时,特例问题也就解决了,然后再去修正,让特例的解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确。

沿用到生活中自然是非常厉害的思维方式。

2、反推法。

有时候正推的发散性太强,找不到思路的时候,可以将结果当成条件来用,从而一步步推导出更多结论,直到某一个点上发现出现了真正的已知条件为止。

3、不断试错。

面对简单的、可能性较少的、周期不太长成本不太高的问题,我们可以轻易通过穷举法来试错,就算是某些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在穷举的过程中,只要带上脑子,也能在一次次的试错中定向调整正确的角度,从而更接近真实的解决方案。

4、搞清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需要用到你完全一无所知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的,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我们的脑子里,但我们根本无法想到这个方法原来就可以解决那个问题。

源头在于我们对很多概念和知识的掌握不够清晰,将学到的知识归类时候出现偏差,那么提取时候自然找不到了。又或者我们根本就没有对知识进行分类,囫囵吞枣的咽下去,混沌一片的堆在一起,不晓得如何分类。

作者举了个很有趣的例子:

比如有人让你临时找一块木板有急用,愿意付你10万美金,你翻找了半天,只能告诉他没有。你是否有想过门板、桌板、床板等都是木板呢?

很多概念在你脑子里被加工过以后,就被压缩了,丢失了部分信息,放进了不同抽屉,于是你就死活都找不到了。                所以,任何知识,都需要尽力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5、意识孵化。

解决的问题和答案之间存在着很多步骤,不可能从第一步直接跳跃到最后一步,步骤之间也不一定很明确,需要更细分的步骤。这之中的联系有时候一时半刻想不到。

对于极为重要的事,你得采用意识孵化的方式,也就是将自己大脑后台的某个进程一直留给这件事,使它处于潜在的待激活状态,这样,当你“不小心”遇到一个联系点时,这个潜在进程能瞬间被激活,从而就像灵感天降一般将问题解决。

人类史上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是这么被解决的。

6、不断练习。

练习的意义在于讲解题能力内化,使之变成快速反应的一部分,从而可以调动起更多意识资源进行新的计算。

从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开始,慢慢掌握了很多常用字词,到可以看的懂整篇文章,经历的过程重复了无数遍的练习。记得小时候刚学过的生字,家庭作业就会有一个字写一两行便于牢记,为了最终看书时候大脑不在是认字的状态而且读懂内容表达的境界。

此外,作者还提到一点也很重要——

通过每次练习的思考总结环节,建立起问题类型和解决方案之间更多点的联系,从而使思维的点和点之间拥有更多的联系,这对于我们进行快速提取非常的有帮助。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捏住这么多线的其中一个头,就能把另一头给抽出来”。

【解决工具的多样化】

学习了一些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要去勤加练习。在这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作者指出容易犯错的一点:不加分辨地用一种工具解决多种问题。一把刀,用来砍树不错,还用来剁肉,劈柴也用勉强还可以,轮到裁纸缝衣依然用刀,说起来啼笑皆非,但是生活中这种错误往往经常犯。只因为手头的工具实在匮乏,遇事一概而论用“刀”解决,且我们也没有分辨问题细微差别的能力。

作者总结的很精辟——

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就要努力让手上的工具变得更多,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出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去解决。是的,微观辨识的强弱是由掌握的工具的数量决定的,而不是天生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省事更好地解决问题。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既要学习how,也要学习why。
当我们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联想、演绎、归纳、论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书里没有给你,我给你,如果我没有给你,你自己要给自己。这不仅有助于你的理解和学习,更有助于你对正确知识的提取——在应用的时候,只需要在论证的过程中找到一两个“线索”就能把它提取出来。

为什么鸡汤里明明正确的道理会被人所摒弃?因为鸡汤的道理本身不难背,难的是有人将其严谨地论证出来。

“爱因斯坦和司机”的故事很好的说明了“知道≠明白”。故事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震惊世界,被很多大学邀请做学术报告,弄得疲惫不堪。有一天在前往大学的路上,司机对其说:“您太累了,这样吧,我跟随您听报告很多次了,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这回由我帮您作报告吧!”果然,司机上台后讲的滴水不漏。然而,台下有个教授站起来提了一个深奥的问题,司机当然不会了,就说:“这个问题这么简单连我的司机都答得出来,就让他来替我作答吧!”回去的路上,司机醒悟:“我只是机械复述,您才是真正的大家”。

所以,即使把爱因斯坦全部理论熟记于心,也成为不了爱因斯坦,每一个理论如何得来,在大脑里点点滴滴串联汇聚形成的论证过程,无法重现。

要让他人信服与你,不是讲几句大道理,需得有理有据,从因到果,把为什么讲的清清楚楚,他人才会心悦诚服,才会追随你听从于你,效仿你。

如同写论文,有结论,然后围绕结论,条分缕析把论点论据一一列举出来。

                              【总结】

本书通识部分至此结束,归纳总结去下——

1、心理学有伪科学部分,也有科学部分,要懂得分辨。

2、一个人在同一份时间内,在显性动作的同时对一件事物进行主观能动的深入思考,这部分花掉的时间是暗时间。暗时间用与不用,有着天壤之别。

3、没有兴趣这件事,有时候只是畏难的代名词。

4、选择很重要,坚持更重要,因为坚持可以提升选择正确的概率。

5、记忆需要更多线索的编码。

6、专注可以带来很多额外的收益。

7、用直觉去判断往往会造成认知失调,多使用理性判断,降低使用直觉和情绪大脑的使用比例。

8、要克服偏见,去除先验假设的影响,只有开阔视野,多积累正确的知识,多使用科学的、有逻辑的思维工具。

9、认知失调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机制去使情绪大脑和理性大脑的利益趋于一致。

10、人的大脑善于自圆其说,更善于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11、搞清长远利益与自己的当下行为之间的强关联,有助于解决来自情绪大脑的诱惑。

12、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有价值的思维点写下来。

13、锻炼大脑只有依靠不断亲自解决问题,没有捷径可走,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还会找到别的收获,这些收获也许并不比解出当前问题的所得少。

14、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就要努力让手上的工具变得更多,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出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去解决。

15、知其然是不行的,一定要知其所以然,否则不仅没有做下去的动力,也很容易被错误的结论给蒙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