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3 政治|认识论——你以为的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提到认识论,大家普遍想到的都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问题
认识过程
2018年福州市质检,考察了一道与认识论有关的题目,结果大家考试出来一脸懵逼,写的时候是奋笔疾书小黑人,看到的时候是一脸懵逼气死人
关于认识论的题目,我们需要从认识论的本质来进行着手
我们在探讨哲学概念的时候,除了掌握其包含的基本原理之外,还应该关注观点本身关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在课本中,悄悄藏着一句认识的概念,就是这个概念,明确告诉我们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
客体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在认识的过程中,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即手段)的制约
例如,我要认识(了解)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认识的主体:我
认识的客体:你
认识条件: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
我们来看一下让很多当年考生闻风丧胆,看完纷纷泪目的2015年全国卷一39题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主体——学者
客体——《记住乡愁》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4分)——原理
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3分)——主体
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3分)——客体
而参考这一高考母题,2018福州市质检文综卷政治也考了一个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分),认识受主体、客体条件的影响,但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2分)
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确定的客体,在主体的立场、观点一致的情况下,会形成一致的认识。(4分)
③《平潭映象》给不同观众以共同的艺术享受,满足了不同观众共同的精神需求,获得观众一致认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