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是《内向者沟通圣经》,分别是内向型人格、内向者困境和内向者法则。
[内向]不仅靠表面的言谈举止和兴趣爱好来判断,它是一种人格倾向,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内向”特质,也会有一定的“外向”表现,就像天平的两端,并无绝对好坏,就是看哪一边偏重多。
我是属于内向人格的吧,不太确定,因为我既有内向特质又有外向表现的时候。
当我跟“聊得来的朋友们”一起时我是外向表现的,放松,不用担心被发现缺点,不用害怕被讨厌,能够表现自我,可是大部分时候跟同事,跟不太熟悉的人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着头脑,内心抵触别人的深入了解。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跟不熟悉的人说话,总是很紧张的,觉得自己的胆子就像鸡心一样小。
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太过于内向也许会成为自己成长的绊脚石,还记得我刚出社会的时候,性格不够活泼,说话不够幽默受过很多气,那时候特羡慕我的同事王小燕,她长得很普通,可是她说话幽默,活泼,身上总散发着阳光,大家都特别喜欢她,我也很喜欢她。
那时候就发现一件事,大家都喜欢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如果我也想得大家的喜欢我就必须要活泼,说话幽默起来,暗暗决心改善自己的性格。
工作中,我慢慢受到了她的影响,我向她请教,我要怎么做才能像你一样天不怕地不怕?
她笑着说,我以前也怕跟人说话的,后来有个朋友叫她要脸皮厚,多学习如何跟别人说话就好了。
我说,那我要如何做到脸皮厚?
她说,你害怕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要去克服内心的害怕。要勇敢的去表现自己,什么都不用怕,太不了就是被讨厌而已,讨厌就讨厌贝,又不会死。多试几次,你自然就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然就不怕啦!
其实小燕在教我如何放大胆子的时候说得很搞笑的,当时我被她的洒脱深深吸引着。
后来她发现我很害怕公司领导,她就教我一招不害怕的“必杀技”。
她说,如果你害怕谁的时候只要想一想对方蹲马桶的样子,就一点也不害怕对方了。
这确实是“必杀技”,只要想到对方蹲马桶的样子,就觉得很搞笑,心想,其实都是人,有什么好怕的,这一笑,就像治疗“紧张”的解药一样,在内心发酵,通向我的脑子,改变思维,再通向我的四肢,感到肌肉放松,害怕都不见。
内向者最容易紧张了,一紧张起来手都不知道放哪好,话也不会说了,脑子一片空白,而我们除了要解除紧张感外,还要如何改进自己呢?
请看看作者说的4P法则:
第一步,提前做好准备
内向者容易在公开场合感到有压力,其实只要准备充分,就能应对自如。
比如,提前准备好明天要见的客户资料,提前熟悉客户的做事性格、喜好,还可以提前设计好与客户见面时的自我介绍或是见面应答的问题。
还要准备好客户可能会针对产品上提出些问题,针对产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多去了解产品各项数据。
第二步,勇于展示自己
勇敢真诚地表达,就能获得对方的好感。
第三步,推动
主动“去做你最害怕的事”,走出舒适区,敢于冒险,不断突破自己。
第四步,练习
在人际交往中把“被动”转变为“主动”,多制造主动练习的机会,通过坚持不懈的地多练习改变自己。比如主动见客户,主动去演讲。
最后总结一下,内向时我们可以更好的反观自己,外向时可以给自己带来外在动力,我觉得内外向都好啊!只要能发挥个中的优势,都是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