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小妹一二一
01
家人发现我写公众号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我心里仍有些不自在。
一直以来,知道我在写公众号的,只有丈夫和弟弟。丈夫的任务是点赞,弟弟起初还会点开看看,现在都不看了。
我抱着“谁也不认识”的心态写作,几乎把我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写了个遍。因为没有顾虑,所以写得坦率、真实。
我始终相信,写文章最打动人的是共情。我不会害怕文章中的一句话,会刺痛某个人的心。
匿名时,文字是刀,能剖开生活;被关注后,文字成了绣花针,得小心翼翼地缝。
02
上周的一个下午,我发现被一个人关注了。头像熟悉,网名也很眼熟。正在我确定是不是小姑子时,她已经把我的文章转发到了家族群里。
接着还@我,说我写得好。我哪敢承认?
我没回应,只是默默地看他们讨论。中午,还是丈夫忍不住了,他在群里@我说:“你被发现了。”。丈夫这个人一有什么事,就爱给群里分享。这次憋了足足三个多月才发出来,也算克制。
我也只能承认,自己是在胡乱写呢。有些文章里写了家里人,希望大家别介意。
虽然我不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是我写的文章都是我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写事,自然就绕不开人;而这些人,大多就是围绕在我身边的那几个。
人都是在矛盾中生活的——和老人的摩擦,和妯娌的关系,和同事的相处……哪一件事还敢放心大胆地写出来呢?
当公众号变成“家庭家公众号”时,连文章的标点符号都开始察言观色。我爸给我说,“你还写文章呢?写的好很,把我都看入迷了”。
写着写着,我突然意识到:记录生活的过程?怎么变成了贩卖隐私的过程呢?
这次被家人关注,也算是少了一个我可以自由发挥的写文赛道。
起初我还挺介意的,但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这几个月下来,真正写到家人的,也就几篇而已。
写我弟的,写我妈的,写我婆婆的,仅此而已,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03
关于那篇写婆婆的文章,不知道她本人怎么看?反正公公已经先一步评论了,说我写得太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没有将婆婆的好全写出来。
朋友们,看到没?矛盾就这么来了。写作的本质是共情,但涉及家人时,直白描述可能引发矛盾。
其实我也会在意家人的评价,它就像一根刺扎进心里。每写一篇文章,都会不自觉地想,哦……他们会怎么评价呢?
这让我想起以前合租时的一个朋友。那时候,我每次买新衣服,她都要点评一番,说这件颜色不好,那件显胖......久而久之,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甚至不敢随便买衣服。
那种感觉成了我的心理阴影。后来我只要一买衣服,我就会下意识地想到她会怎么说。她已经控制了我,成为我的心魔。
直到后来我终于搬家了,远离了这个朋友之后,那种被控制的感觉才慢慢消散。
而现在,我又陷入了类似的情绪困境。
以前写文章,我从不在意网友怎么说,反正彼此不认识。毕竟,我已经经历了一次被网友骂的感觉,也只能一笑而过。如果连这点情绪都承受不了,那我的乳腺、甲状腺估计早就出问题了。
04
写文章这件事成了我最后的情绪避风港!
它让我有机会做回自己,去宠爱那个曾被忽视太久的“我”。我试图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去做无限的探索和体验。
我知道,我还不够豁达,还是会介意别人的看法。不然怎么会那么在意家人的评论呢?
但我正在努力说服自己,学做一支山野里的花。
山花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而绽放吗?不是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们只是尽情的绽放而已,不是非要得到别人的评价和赞美,爱怎么评价怎么评价,我只愿过好自己,活在当下这一刻。
但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无法完全摆脱他人看法。真正的写作自由,不是屏蔽所有声音,而是听见了,还能继续写自己的故事。
写在最后,
我的家人,已经跃跃欲试,要开始投稿了,当然稿费是0,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