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对于儿童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心理发展:大自然能以其变幻莫测的特性,潜移默化地锻炼孩子“外化而不内化”的心性。它以宽阔的“胸膛”包容万物,并将这种海纳百川的思想传递给孩子,教会他们敬畏自然、热爱世界。例如,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时,能感受到自由和轻松,有助于释放压力和情绪。
• 智力启发:大自然是一本活着的教科书,可启发孩子思考,学会提出疑问,观察并寻找答案。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江崎玲于奈说过,幼年时接触大自然萌生出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是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孩子在大自然的教导下能充分展开思维,不再局限于生活圈与书本上的所见所得,从而获得独立思考、表达、积极探索、发散思考及总结等能力。比如,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自然现象的规律等,都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身体健康: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动,新鲜的空气可使心肺功能得到良好的锻炼,适当的日晒能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减少皮肤感染、预防贫血等,加强心脏能力,增强呼吸能力,改善身体各组织器官机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有利于孩子的睡眠质量、身体健康和情绪释放。例如,在户外奔跑、爬山等活动能增强孩子的体质。
• 审美培养:大自然是最优秀的审美大师,它是一座美的宝库,能为孩子搭建基础的感知力,帮助塑造正确美好的审美力和创造力。例如,孩子可以欣赏到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等,从而提高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比如,变幻的云彩、鲜艳的花朵、壮丽的山河等都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和启发。
• 品德塑造:幼儿在大自然的活动中,需要一定的毅力,不怕吃苦,还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团结与合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互相帮助的品质。而且,孩子通过在大自然中的愉快体验和留恋,可能会产生对故乡、对自然的爱,从而为道德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参与户外活动时,孩子可能会学会照顾他人、分享资源等。
总之,大自然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成长资源,能够促进他们在心理、智力、身体、审美和品德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他的父亲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行,使他不仅饱览了自然风光,熟悉了当地民土民情,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同时,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家长或教育者可以采用适当的引导方式,如鼓励孩子观察细节、提出问题、表达感受等,以更好地发挥大自然的教育作用。例如,和孩子一起观察地上的羽毛、鸟屎,探讨相关的问题;让孩子参与种植植物的过程;在雨后让孩子踩水坑等。通过这些方式,孩子能与大自然建立更深的链接,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