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把自己关在书房,细读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卧室里,夜班过后的妻子正在补眠;客厅中,四岁半的儿子一边看着动画片一边欢呼。
前些年就听过她的抗癌故事,也曾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无缘读到。如今读起来,对作者仍有一种敬佩之心,对她的生命之旅不免起怜悯之情。这是一个风华正茂女子的人间诀别,一个年轻母亲的血泪倾诉,一个年青生命凋零的悲剧。虽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样的生命故事是司空见惯了,但仍不能无动于衷。回顾这本书,有三个方面打动了我。
首先,第一人称的死亡体验。通常我们在描述死亡时,只是第三人称,即别人的生死。最多不过是第二人称,如至亲挚友的死亡。比如周国平的《妞妞》,描述的便是他的女儿妞妞从出生到查出癌症及治疗至最终夭折的生命故事。虽是至亲,但与自身仍是隔着一层薄纱。本书是作者在自己面对死亡的阴影、在明知死亡迫在眉睫不可避免时写下来的真实感悟。由死而生,从死中悟出生的新意。正如作者所言: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清。
其二,一方面,是在网络上树立的抗癌侠女的光辉形象,其乐观、开朗乃至豁达,感动和鼓舞了许许多多的人;另一方面,作者在本书中亦毫不避讳地披露自己是一个医盲,有知识没常识。以至于受骗而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病友更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神医、善人、忽悠,都只是欲望的伪装与诱惑,生的欲望太过强烈,从而丧失了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遮蔽了最基本的常识,有生即有死。而死亡教育亦是中国目前教育中所缺失的,讳疾忌医好生恶死,更是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无知。
其三,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描绘了现代医疗的冰山一角,其所遇所见所闻,都存在着事实因素,其中初诊、抢救、转院、住院等环节的确是当时乃至目前医疗状况的真实写照。其中暴露出最惊人的现实,不在于医疗技术的参差不齐,而在于其就医的过程不是遵循了医疗体系的规范,而是个人关系网、社交圈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人情世故超越体系规范的有力彰显。究其根源,有一句俗语,僧多粥少。有人说,现代医院有时太冷漠了,没什么人情味。其实,在面对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和分布不均的尴尬时,医院应该是一个最讲人性的地方,但也应该是一个最不讲人情的地方。讲人性,是要体现所有人的平等;而讲人情,就意味着一些人的便捷凌驾于多数人的公平之上。比如作者提到的加塞做PETCT,这个号称查癌神器的昂贵影像学检查,一般没有急诊,通常需要预约数周。如果一个人加塞了,就意味着预约的所有人都被推后了检查。因一个人的人情,罔顾了多数人的公平,这就是现代医疗中的怪象。现代人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转身来看,各行各业似乎也都有这样的怪象。在一片贫瘠的森林里,强求一棵树参天,未免有些过分。
回到本书的主题之一——死亡。耶鲁大学谢利·卡根教授认为:人只有身体,没有灵魂。永生是坏事,而非赐福。自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既理性又合乎道德。恐惧是对死亡的不恰当的反应。我们常见的对死亡的观点是相当错误的。关键不是你们最终同意我的观点,而是你们为自己思考。而关于死亡,人们也不乏各自的思考。波德莱尔在诗中写到,我们每天都向死亡迈进一步。村上春树在小说中陈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叔本华认为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正如于娟所言: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由生到死的旅程,那在这趟旅程中,有些事别人可以代劳,而有些事别人却无从替代,必须自己去承受,比如生、比如老、比如病、比如死。当我们无从逃避时,何不从容以对。与其在从生到死的煎熬中如履薄冰,不如向死而生,也许会有别样的精彩。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林清玄在《身心安顿》中提到的关于死亡的五种思考。第一、死亡是值得感恩的;第二、死亡是自然的;第三、死亡不是断气才开始的;第四、迈向死亡就是迈向生;第五、每一种痛苦都要使我们观照生死、思考生死和面对生死。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书与时光,文玉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