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河”,初听此名,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条宽广的、快要干枯的长河。但是来了之后,发现并非如此,印入眼帘的是高低起伏的山峦,和纵横交错的车路,土地里面土壤极少,更多的是杂草丛生,以及裸露出来的光秃秃的顽石,简直就是一幅名副其实的喀斯特地貌形象。屋舍位置坐落得“七零八落”,就像一块分布稀疏的散点图,这里的农户,基本上每家都养殖着大量牲畜,以至于走在路上,总会遇到时而鸡犬满街,时而牛羊成群的场景。
或许因为来自农村,我对乡村生活并没有很排斥,以至于无论去到哪个乡村,都会觉得很亲切,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干河”给我的感觉亦是如此,除了路有点儿弯弯绕绕之外,其它的我觉得都还好,有一种“虽为异乡客,恰似回家乡”的感觉。如果你要问我喜欢这里的什么,白天还是夜晚?那我可能会说:“晨起静观迷雾绕,夜半虫儿踏歌声”,白天黑夜各有各的好。
早晨起来,打开宿舍门,立马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那空气就像刚刚被生产出来一样,完全不带半丁点儿杂质,呼吸完立刻会觉全身精神抖擞,任督二脉完全被打通,在城里基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向远处眺望,蜿蜒的山脉就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悄悄地笼罩住大部分翠绿,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好似湖泊里面泛起的涟漪,让人实在是挪不开眼。
白天让人感到放松,夜晚同样透露着一种无法表达的魅力,令人着迷。月亮慢悠悠地爬上山头,整个校园弥漫在一种朦胧的月色中。近处可以看见萤火虫的小尾巴忽闪忽闪,远处可以看见群山丘壑绵延不断,巍峨的山就像一个个守护者,而我们刚好就是那群被守护的人儿,恬静地躺在山的怀抱之中,倍感悠闲、自在。
晚饭过后,若是在校园里面走上一圈,便能够听见蛐蛐儿们萦绕校园的歌声,充耳不绝,犹如“百家争鸣”。似乎蝈蝈儿能感知到他们的号召,也随着歌声的高低缓急打起了节拍,好一幅前呼后应、琴瑟和鸣的景象。
音乐会开了很久,直到夜深人静、众人熟睡之后,虫儿们才肯安静下来,它们也怕吵醒这些可人儿的甜蜜美梦。这时月亮姐姐也下班了,她满意地掩起自己和蔼的面庞,坐上乌云爸爸的船慢悠悠地飘走了。
我知道她也舍不得虫儿们的歌声,舍不得月色之下人儿们靓丽的笑容,正如我舍不得这场音乐宴会一样。清脆的歌声一直在我耳旁回荡,曼妙的美景一直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叫人回味无穷。希望他们不要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临别时我们说好的——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