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位家长,会愿意让孩子在尚且没有完全的自我管理观念时,就彻底不在意父母的管束,“放飞自我”的。但是,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更不到位的孩子单纯的讲道理,似乎效果也未必每次都尽如人意。极端情况下,还会让孩子倍感压力,彻底爆发,以哭闹、投靠更有“话语权”的管理者(家里的老人们)、自暴自弃等方式,完全否定家长的努力和好意--这在东方人的世界观里,在周边社会生活还达不到不能与大家的教育观念相互配合的情况下,这已经是“再不关注就了不得”的状态了。
问题出现了就不能不解决,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好好寻找问题的核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际上,许多孩子在学习、社交、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或者“下意识”地采用的行为模式,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对于孩子来讲,家庭真的是能够放松身心、获得父母关心问候、能与家长亲密游戏甚至在合作劳动中增进感情的场所吗?父母本人是否就沉迷于使用电子产品?如果父母本身就不明白怎么听从孩子内心的感受,又怎么能过多指望孩子对他们的心意加以体谅呢?又怎么能调动孩子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呢?父母如果不能与孩子沟通交流,自己也不能在多个方面以身作则,多面学习,怎么能培养出德智体多个方面都出色的孩子呢?何况这个时代本来就一直在变化,对孩子的要求也在变动--比如从前,小孩子见到长辈只需要多问好,及时回复长辈们赠送礼物的感谢信即可,不必再使用其他更耗费时间和金钱的方式表示感谢,现在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孩子们如果自己愿意使用网络订购相应的回礼给老人,也能体现出家长们变动发展的价值观。家长如果能一直更新观念,也才能在孩子的兴趣被激发后,适当地进行引导,甚至帮孩子形成“兴趣矩阵”,加深两代人之间的“兴趣联动”,让孩子在自己更能彰显自己能力的方面获得赞扬,而不是强硬地让其尝试本就不擅长的东西,借机训斥,甚至趁机凸显自己家长的“威严”。
至于偏食严重、懒惰不做家务、玩电子产品上瘾、难以自制地熬夜······这些不好的习惯,如果想让孩子改正,家长们自己先要认识到这些习惯会对孩子产生的确实的损害,而不是人云亦云般地说说就算了,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地去做,甚至展示出这些好习惯能给人带来的益处,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长此以往,孩子的好习惯难以养成不说,家长自己的“威信”更是再也无从谈起,以后即使说的再对,也会被孩子反唇相讥进行质疑。除非家长自己有特殊情况,或者是因为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让孩子产生了误解,否则家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却不必仅仅关注自己的“权威性”:前提就是,家长一定要多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指令性的话清晰地说出来,富含感情的前后因果也要解释清楚,这样才能让孩子听得明白,而不是凭借情绪自己“猜”,甚至在孩子也情绪低落的时候收获适得其反的效果。
本书作者是日本教育者,所以部分章节的情境中国家长无法复制:比如孩子偏食,可以由家长制作配比特殊的食物,老师在中午帮忙照看着孩子吃,并实时反馈,好让孩子无从逃避,却又能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苦心--毕竟,在日本如果太过讨厌米饭这种日常饭食,容易和他人产生太大隔阂。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即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照搬照抄,反而会使孩子有种被“特殊照顾”,“当成了稀有动物”的感觉。所以,身为家长需要先审视孩子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否因自己而起,再顺应现实,适当斟酌学习其中的部分内容。
身为家长,总觉得自己有义务指引孩子的未来,而养育孩子的过程,更可以让人经历一次“再成长”。孩子不听话,许多情况下是因为家长没能正确地“言传身教”,或是苦于没有找到正确的思路去教。通过对比,取其精华,自然可以在书中找到更适合自家情况的教育方式,也能再次深入思考--成为什么样的家长,才能更适合当一个优秀的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