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佳敏
地点:布里斯班
七月半时刚到达澳大利亚这片土地,而今已将近两个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前后斟酌许久,只希望能够尽量真诚而平实写下这点滴的感想及体会。这些文字,来源于自己所见所闻,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不免掺杂一些不够全面的,带有主观色彩的成分,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谨献给会展2+2的全体同学,旅院的老师同学,以及所有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
美丽的校园风景
昆士兰大学共有四处校区,St Lucia,Ipswich,Gatton和Herston,总面积将近1500公顷。我们在其主校区——St Lucia上课学习。St Lucia校区位于布里斯班河畔,整个校园呈水滴状。整个形状十分巧妙,完美无缝地将大学首尾连接一起,使得校园内部交通更加顺畅方便。
昆大生态环境非常良好,是个巨大的动植物乐园,比如随处可见的很喜欢“刨土”火鸡,傲娇的乌鸦,从来不畏惧人的鸽子以及UQ lake里的鹈鹕等等。在这里,恐吓小动物属于违法行为。所以为了不受小动物“骚扰”,我们可要“敬而远之”呀!当然大草坪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与中大不一样的是,这里的草坪随处可以三两学生坐在这儿讨论;携上一本书,一个人也能在这儿安然地看书。阳光、蓝天、白云、晚霞、树木、青草、砂红岩……可以说,昆大还原了我们一个青春偶像剧般的大学。
自主学习的天堂
作为世界上Top60的顶尖高校,昆大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性服务,都非常的成熟完善。学校里主要有几个App——即UQnav、UQ Map和UQ checklist,前两个是校园地图导航,一个则是学生指导与服务,设计简洁而使用方便,非常值得国内的大学学习。
新生开学有一个Orientation Week,学校提供了一系列的新生课程,为即将开展的昆大生活做各个方面的情况介绍,其中涉及校园安全、校园网络平台的使用、时间的计划管理等等。这些其实在中大也有。不过不同于国内强制性的讲座,在这里可以选择性地去上自己感兴趣的,为即将开展的大学生活做铺垫。即使错过Orientation,网上的各种导引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昆大。
开学之初,大家也要面临和中大干过的事—— “抢课” 。和中大不一样的是,在这里,不是指抢“公选”,而是主修。我们修的课程大多呈“2L+1T”结构,即两小时的Lecture和一个小时的Tutorial。Lecture是在大课室上的,而Tutorial就是差不多20多人的小班级。一般而言,大家都能选得到课,只是不同的Tutorial时间不一样,而比较理想的时间却并不多,这导致了某些时间段的课变得非常“热门”,于是需要大家去“抢”。
如果说小课室有点像中国培训机构补习小班的风格,这里的大课室就很像中国高校的多功能报告厅,从多媒体、灯光到座椅和结构等。如果说在中大有一种被安排课程,被喂养知识的感觉,那么在昆大,更多的是自主安排与规划。
在昆大学习,上学校官网的频率会比国内高很多。每一堂课程的所有资料,几乎都能在官网上找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安排、作业要求以及评分标准都会很清晰明了。老师上课的课件以及视频和录音资料等都可以在我们的电子平台(E-Blackboard)上找得到。学校并不鼓励我们打零工,但会支持我们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志愿者等)以及找实习,它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以供学生挖掘利用、助力成长。比如各式各样的workshops,(各种实用技能的课程——从word、excel到adobe);除此之外,还有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centre)的职业发展服务(如美化简历、面试技巧等)。可以说,整座UQ就像一座金矿,待我们慢慢开采。
便利的学习生活设施
说到学习设施,大家最关注的当然是这里的图书馆。对于常去学校的学生来讲,图书馆几乎相当于另一个家。St Lucia校区有大概五六个图书馆,我最常去的是——BiologicalScience Library和Social Science Library,它们规模较大,地理位置也方便。Library的某些楼层有闭馆时间,如果要熬夜赶报告,也有这种通宵达旦的地方供你学习。在Biological Science Library(图书馆),除了安静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区域外,学习累了,还可以去“太空椅”闭目养神,调节精神。
图书馆遍布着戴尔电脑,用学号密码登录,便可以满足你的学习需求。随处可见的电脑、插排和打印机等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在中大时,食堂是校园网最畅通无阻的地方,教室无法连接(大概是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手机);在昆大,只要是校园建筑里面或者附近,上网畅通无阻,甚至比大部分同学家里的网都要好用。有的时候上课忘记打印课件,我们就直接在教室里点开UQ官网用手机或者电脑看课件。
即使在图书馆座位爆满也不用担心,几乎每一栋楼都有特定的自习室和讨论区,总有一席之地可以让你读书、讨论和学习。学校的餐厅,咖啡店的分布非常合理,图书馆自习室的附近,不到五分钟的路程,足以让你吃饱喝足。
学校有两个Food Court,分布着亚洲餐馆,日本和西式快餐,最常见的便是汉堡、薯条、三文治、寿司、Pasta和Pizza等。如果你止步于学校餐厅的价格,还可以选择廉价午餐(2.5刀的三文治夹火腿)。一个写着“More For U”的帐篷,常会出现在校道旁,给大家带来免费早餐(周二、周四)和廉价午餐(周一到周五)。如果懒得挪动脚步、懒得排队,那就自备盒饭吧。每一栋楼(!!!注意是每一栋!不只是图书馆)里面都会有茶水间和微波炉,甚至还有些教学楼里面会配备厨房,非常方便。
Food Court不仅有餐厅,其附近还有日用品店、理发店、电影院、书店以及便利店等。每逢周三,很多小贩会聚集在Food Court附近的校道,售卖服装、文具和精品,白色的帐篷一顶又一顶,却也并不感觉与学校建筑相违和呢。
昆大的“缺点”
夸赞了昆大这么多,其实国外的大学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学校里面的宿舍价格非常昂贵,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学校以外的地方租房住;比如每一堂Lecture都有视频和录音材料,使得“翘课”变成家常便饭,两百人容量的教室可能只有几十名学生。当然,也很不鼓励大家都翘课,掐着指头算一算,一个小时的Lecture平均值人民币500元呀!
据说昆大备有全澳大学最完善的体育设施,如足球场、网球场、田径场、运动医疗中心、曲棍球场、排球场、射箭场等。如果你喜欢运动,办UQ Sport的会员卡,你就可以任意使用这里的运动设施,参加不同的健身课程。然而,对于我们这种习惯了免费服务的中国学生来讲,这样的体育设施已经是很“奢侈”的了,学校的田径场和体育馆从来只能远观而不能进去,仿佛那些从来不属于我们,不属于大学。
这里有很大很大的华人圈,从租房到学习、社交,很多中国学生来到这里也只和这边的华人同学相处。特别是商学院这种中国学生云集的专业,我们很快就能找到让自己“舒适”的华人圈子。以我为例,除了华人同学,更多的朋友是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国际学生。当地学生说英语速度非常快,可能当你还没缓过来他在讲什么,他就开始进入了下一个话题;再者文化差异悬殊,共同点的稀少使得彼此难以深入交流。本科或者研究生时期来留学的我们,会发现融入澳洲当地的学生圈,并非一件易事。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听说表达能力,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并且认真对待每一个团队合作项目(小组作业等等)。总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和当地学生沟通交流。
纵使学校有不少的停车场(Car Park),却仍然无法满足巨大的“车量”。在工作日(周一到周五),清晨八点时分,这个停车场就已接近“饱和”了,停车位常常“供不应求”。
我们的专业(Event Management)
说到分数和成绩,澳洲普遍实行七分制,85-100分为7,70-85分为6,依此类推,4为及格。做作业的时候,则需要认真阅读作业的各种要求(从格式、语句到内容),多和Tutor沟通交流。因为是电子批阅,老师很容易就能看到文章所出的差错,比如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不对等。UQ的老师可不像中国老师的那般心软,没有达到要求老师便会打下一个“有理” 却“无情”的分数。
在中大我们的专业叫做“会展经济与管理”,在UQ叫“Event Management”,两种称谓并不完全对应,但起得都有道理。前两年在中大,我们学的课程包括了旅游、会议、节事和展览,同时也上了不少经管类的课程;但在UQ学了更多的关于Event和Festival的知识。对于学Event Management的学生来说,澳大利亚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这里Events繁多,Facebook上常有这种Event的信息。我们有一门课的作业就要求我们参与并观察研究两个Events,然后写报告。记得一位老师曾在澳洲会展2+2的校友群里说过,“作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读好并掌握前沿知识应该是轻而易举之事,分数是副产品,自然会高的。昆大值得学的,很多在课外,不宜放太多精力在寻求pass这些课上。”
这段话放在自己的专业上还是非常恰当的,因为Event Management是一门更加注重实践而非理论的专业。对于我来说,每一个作业和每一个考试都并不那么轻而易举,每一个高分也并非理所当然。我们只有在这阳光普照的大地,在这资源丰富的宝矿,不断挖掘与探索,培养自己独立生存的技能,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快速学习、不断吸收与整合资源的能力。Learn how to learn!
最后,感谢耐心看完这篇文章的您,衷心祝愿每一位会展2+2的学子学业事业进步成功,成为让母校、母院骄傲的中大人!也祝所有关心我们的老师、家长国庆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