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爱我还是爱弟弟”?这个问题,乐宝不止一次的问过我。
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说“我爱你”,话到嘴边,突然觉得这样的回答很是不妥。想一想,认真的看着他说:“你们两个我都爱,妈妈爱你的乐观,幽默,阅读,爱朗朗的温柔,沉静,好胃口。所以两个我都爱”。
乐宝听到这个答案似乎有些疑惑,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我又再次认真而坚定的回答一遍。
后来,这个问题又问了几次。我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回答。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妈妈不偏爱,是都爱”。乐宝每次获得我一样的回答,似乎安心了许多,眼里都是光,对弟弟也是无比宠溺。
我想,乐宝问我这个问题,并不是要和弟弟争宠,只是想反复确认一件事:有了弟弟,妈妈是否还爱我?
如何平衡、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对父母是一种考验。
如果我草率的回答乐宝“妈妈爱你”,那势必会让他觉得:弟弟和我之间妈妈更爱我。这样对他来说,会让他觉得我在弟弟面前有优越性,“我获得了爸爸妈妈更多的爱”。
二胎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尤为重要。有时候,只是父母之间一个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带来一些伤害,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一颗“玻璃心”。
在他成长的路上,他需要一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当他经过反复“求证”:爸爸妈妈爱我。并没有因为的弟弟到来少了对他的爱。从而获得了安全感。
每一个二胎家庭,都要谨慎地回答孩子关于“更爱谁”的问题,给他们安全感。告诉孩子们:爱他们每一个人。但请具体的说爱他们的哪一种特质。比如爱哥哥的沉稳,爱弟弟的活泼。爱姐姐的文静,爱妹妹的开朗………
爱孩子,是本能;智慧爱孩子,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