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5 于深圳南山
对于美的疏忽
想起吴冠中先生之前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这句话前几年又火过一段时间,但是其实对此我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我们对于美感的缺乏或许并不是这些年,甚至于可以说这些年我们对于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往前一百年,我们生活里考虑更多的是是否能吃饱穿暖,在面对生存面前,或许“美”显得不值一提,也正是这样的思维让我们很多年来对美感毫无要求,从而产生了“美盲”一说,但是近三十年来,生存的压力在大多数家庭变得轻了很多,小康家庭的愈来愈多,让我们在生存之外开始考虑精神生活,于是大众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且不说大众对于美的追求方向是否正确,至少流量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人对于美的疏忽越来越弱,甚至于部分男性也开始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甚至是不再排斥美妆。
当然,这样的追求一定就是好的吗?不尽然,或许任何事应当有度,在人们对美的追求中走了不少弯路,不管是前些年的“蛇精化网红脸”风潮,还是现在越来越多“网红”开始往品质感、格调感、高级感追求,我们无法去判断它的对错,美感追求自然是成就了一些人的,但是或许也让另一些人成了这场美的追逐里的牺牲品。
美的含义是什么?于我而言,美应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词。能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可能是一幅精美华丽的油画,也可能是随口画的几根线条,能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体验感,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的东西便应该是美的。
我的童年是在国画和书法中度过的,这大概算是我的美感启蒙。而在之后的二十几年里,无意中喜欢上的摄影、手工设计,这些都是让我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事物,我喜欢去把美称为一种感官体验,作为一种感官,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天赋之分的,但是大量的训练是可以提升美感的。
美感是否只是从事艺术人士的“特定感官”?我认为这自然不是的。美感应该是存在于每个人生活中的精神追求,我们对于美的追求远不仅是视觉冲击力或艺术独特性,于个体而言,像每天的穿衣搭配,房子室内的装修风格,这些都属于需要美的范畴,而从美感来说,天上奇特形状的云让你想到了一只猫,路边的碎瓦与光洁白墙形成的强烈视差,这些都应属于美,美是属于每个人的,而设计师的责任,只是将这份生活中的美挖掘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
如此,大多数人其实内心对于美是有向往的,如何提升美感便是我开始思考的第二个问题了。
如何提升美感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进行了自我反思。在刚开始想要踏入设计行业的时候,我非常致力于去进行大量的“美感冲击”,例如在一些网站上阅览大量的优秀作品,并且将其分类整理在电脑中,对一些优秀作品进行临摹和举一反三。
但是事实上我后来发现,这三年的我有个非常大的漏洞:我很难让自己去看过去整理的作品。这个毛病让我很难以提升,我无法去看到自己的审美是否有在进步,大量的收集带来的只是了解和开阔,但是如果要提升审美能力这远远不够。
在发现了这件事之后,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接下来提升审美能力的方式。
我把提升审美能力的步骤分成了四部分:
第一部分依然是进行大量的素材积累。不可否认,即使我在前面对于自己的素材积累方面找出了一些问题,但是素材的积累依然是我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量变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导致质变的。之前我是将图片保存在电脑上,这种方式一方面让我难以复盘,进行审美的更新,另一方面素材携带不便,当我在使用其他机器时无法同步,针对这一点,我在前辈们的建议下决定在花瓣、behance和Dribbble等素材网站上进行素材的收集。
紧接着的第二部分,对于素材的比较,便是可以在这些网站上进行采集时锻炼。dribbble的发布门槛相对较高,对于UI设计视觉设计来说,上面的插画、动效、网页、APP等设计作品非常多;behance的内容更偏向于艺术生活,摄影、绘画、产品设计这些跨界美学作品让我更全面得去提升审美,而不仅仅是拘于设计形式上;而花瓣的画板让我可以建立自己的“审美词典”,不断更新和删减,在这个过程中去慢慢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第三部分是,从主观审美转化为客观审美。这句话听起来比较费解,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从设计爱好者时的“根据个人喜好来引导审美”,慢慢转化为设计工作者的“根据客观标准规律来评价事物的内在价值”。既然称之为“审美”,那便应该是存在“审”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自己愈加成熟的专业知识来进行推导作品的亮点和败笔。这个过程我的想法是阅读和学习专业知识,一方面就是主动和老师、前辈们进行沟通,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阅读一些设计类和心理学类的书籍,在专业的书籍引导下去进行思考,常常会得到很多的收获,当然除了书籍以外,在碎片时间可以阅览一些设计类公众号,很多公众号的文章都是业内大前辈们的经验,并且更新速度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
第四部分便是在第一二部分之后进行的复盘。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例如每个月的月底这一周,将自己这个月的作品进行一次删减,并找到不喜欢了的原因,每个季度、每半年都进行一次复盘,这样的反复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审美变化。在这个复盘过程中,对于依然觉得很好的的觉得不好了的作品,都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这个设计最初哪里让我感兴趣,记忆深刻?这个设计目的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类型设计还可以运用到那些场景?这个设计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优化?在和自己的反复对话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力。
自然,这个方式是不可能适合于所有人的,但是对于和我一样的初学者而言,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定制规划,一定程度上应该还是可以提升美感能力的,期待一起进步。
关于审美力的几个想法
审美模式
尼尔卡尼曼先生将人的大脑思考模式分成了两种系统,系统一大概是联想式,快思考,也就是我们在面对熟悉场景时基于过去的经验,而潜意识里出现的直觉,快速判断,这种思维模式的缺点是非常容易带有严重成见;系统二是偏向于逻辑分析,在进行了慢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这样的思维方式的优点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在干扰。
美与丑
在我们聊审美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审丑”。
首先我要说明,于我而言,审美没有对错之分,审美鄙视链的存在没有意义。当我们在不断追逐美感的时候,我们对于“丑”的判断可能也会越来越模糊。例如说,在我们认可性冷淡极简风美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复杂的东西就是丑的吗?未必。高雅和低俗经常会被我们用来做审美的道德绑架,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设计师和甲方常常因为审美不同而出现很多令人发笑的事情,一方对于自己的审美足够自信,相信自己是专业的,另一方却总因为达不到需求,找不到想要的感觉,而坚持认为是对方的设计水平问题。退一步来讲,其实也有可能情况是,设计师的审美并没有自己所以为的专业,而甲方的审美也影响了产品的审美上限。
这一点单独拎出来也是我想要提醒自己的,当我未来某一天以所谓的“设计审美”来分析一个产品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地放开自己的禁锢,完美主义常常容易成为败笔,美感并不是用标尺量出来的,丑也是相对的,当我在进行追求美感的时候,坦然接受其他的观点,毕竟美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提升体验而出现的,反人类设计很难整体是美的。
平衡美学与实用主义
在生活中,我就是一个考虑实用性优先于美观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认为美不重要,只是说我关注的是这份美是否可以更好为这个产品服务。例如说,在拿到一份需求时,我会希望先对产品定位、用户画像和用户场景等进行分析,对于产品的目标和需求细分再强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白这份设计是为了什么,同时也才能明白我需要做什么和不需要做什么,梳理和熟悉了流程之后再进行信息处理和界面设计和感官设计。除去纯艺,设计基本上还是为了达到需求,因此视觉体验再美的产品,都应该是在达到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视觉层面的美化,用户体验的提升就是美学和实用主义同时达成的结果。
感谢前辈们的指导,以及网络上优秀作品和教程的普及,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