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开始看一本新书,是村上春树的自传,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昨天我提到过,我总感觉他的文字或许厚重而又飘渺,厚重是指架构,飘渺是指文风。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日本作家的通病,但是从我为数不多的对日本文化的接触中,不管是岩井俊二,宫崎骏还是川端康成,他们的作品,总是有一种说不清的暧昧,是破碎的哀伤。总之,我现在浮躁的心情让我没办法读这些大块头。
而村上春树的散文,或者说随笔呢,是我近期觉得非常吊诡的文风,和前段时间看季羡林先生的小传一样,都是朴实的语言,说着再寻常不过的话,偏偏让你觉得无法反驳。
我现在有这样一个认知,知识都是互通的,不管你从什么角度出发,最后大概都能得出差不多的道理。所以人生的真理,其实都是些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一直被我们熟知,只是我们鲜少活得明白罢了。
而那些站在顶端的人,必定是颠沛流离过后真正有所体悟的人。同样的道理,对不同的人而言,体会是相同而又不同的。
就像那张图,读书少的人看到庸常的美,稍微读点书的人看到社会的美和丑,而饱读诗书的人在挣扎过后,看到更为壮美的风景,有更加开阔的胸襟和灿烂的生活。
人生亦如是。
其实在看的过程中,我随手写下一些思考,结果几页之后正是村上春树论证的内容,在惊喜的同时,也是让我有了这些感悟。不过大概区别就是,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作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吧。
今天还有些新的想法,稍后再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