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如何能够理解休闲的意义?
(知乎问题: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这句话有道理吗?)
其实这个观点有点“三观不正”——如果休息仅仅是让自己“休息过来,从而更好地上班”,那么放假只是在家加班。为了工作而休息,根本就不叫“休闲”。大部分人对于休闲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休闲不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是人生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休闲是一种“自由人的自由选择”。
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迪尔这么定义休闲: 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自发性地参与的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215.如何可以更好利用休闲时间休息?
(知乎问题:如何休息才能更好的放松自我?)
1. 把软时间变“硬”,制定休闲计划
别想着有闲或者有钱以后再好好休闲。很多事现在不做,永远都不会开始。休闲和工作一样,都需要计划,休闲甚至比工作更需要计划。
为什么呢?工作时间是“硬时间”,总有人监督和压迫你——上班8小时,每周5天,每项任务都有节点;而休闲时间这种“软时间”则经常被忽视、被占用、被拖延。保护软时间的方法,就是变得比硬时间更硬。
2. 用5天时间,完成切换
虽然每个周末休闲是个好方式,但长假很有必要。工作时间切换为休闲时钟,至少需要5天,去一个外界联系不多,网络不好,住宿却还不错的地方,更容易进入状态。
3. 充分享受、一品一件
与其各种省钱,被廉价的旅行团拖着到处走,不如多花点钱,少而充分地享受你真正感兴趣的事。其实好的休闲场所虽然贵,但并不奢侈,尤其是放眼全球。
216.对于动态的人生平衡,有什么合理的意见吗?
(知乎问题:不让自己心中的完美崩塌,你觉得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1. 没有完美的一天,但也许有完美的一周
生涯里有一个练习叫做“想象完美的一天”——音乐响起来,大家冥想自己3年后最想要的完美人生。
平衡的焦虑往往来自于你希望时时刻刻平衡——但是如果拉长到一个长周期平衡——平衡就变得可以实现——在某个封闭会议的下午出去喝咖啡的确不可能,但是每周专门给自己留出1个小时的宁静的咖啡时间,却很有可能。
在德扑高手的训练课中,关于高手菜鸟的区别,第一条就是:“赢家总在找概率,菜鸟每盘都想赢”, 平衡的周期越长,格局越大,就越容易找到大平衡。
平衡的高手认为,没有完美的一天,但可能有挺好的一周,不错的一年,肯定会有完美的一生。
2. 与其谈人生平衡,不如谈人生效能
还是用骑单车的比喻——平衡高手的第二个秘密: 在平衡这件事上,骑得快比骑得慢容易多了。与其关注工作生活平衡,不如提高工作生活效能。
如果你可以6小时内高效能做完8小时的事,你会不会更有机会平衡?如果你可以用更高质量的时间陪伴孩子,你会不会更有机会平衡?如果你学会一心三用,你会不会更有机会平衡?《超级个体》有一个信念“你所做的事情,一定有人在用更好的方式做”,一定要持续学习,提高效能。
3. 小事很重要
去游泳、登山、骑马的时候都会发现,越是高手越放松,也越省劲儿。因为他们不需要做大动作,只需要在微妙的地方做小调整,就有平衡,正是因为这样,也更放松。
不过,不管怎么说,平衡是很难的,动态平衡则更难。所以平衡工作与生活都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不过正如《死时谁为你哭泣》的作者罗宾·夏玛所说:“ 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才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
217.如何用投资的心态去看待人生?
(知乎问题:如何理解资产和负债的双面性,我们又应该如何转换思维?)
就和资产负债表一样,人生的资产和负债也是平衡的。 一项资产的获得,是通过消耗另一项资产,或者增加负债而获得的 。如果你要得到什么,那么你可能就需要付出些什么来实现平衡。
最明显的资产就是钱,很多人都羡慕有钱人,钱多,看上去好像是成功的标志,其实资产和负债是同时发生的。赚钱背后的辛苦、降低的生活质量、承担的风险还算是良性负债,如果牺牲健康、牺牲家庭则是见仁见智了,如果负债是不道德,甚至违法的,就真的是亏了。
218.如何能够理解,很多看到的东西也是资产或者是负债?
(知乎问题:父母,友谊,爱情等等也是资产和负债呢?)
比如说父母、阶层是我们的原始资产,但是获得这项资产的同时,我们也有了长久赡养陪伴的负债;当然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你的资产,让你可以购入很多东西。
友谊也是一种资产,背后则是相互支持,信守承诺的负债;恋爱结婚有点像两个公司合并,资产是增加了一倍,激情、亲密、承诺、经济支持……但是负债也有了很多,共同生活的磨合、两个家庭的关系、放弃一部分自我的代价,这也是一种平衡;有人选择创业,他会拥有团队、可能性、挑战、巨大成就感,但是同时也就背上了失去平衡生活、稳定收入、日夜辛劳的负债。
还有很多隐性的资产,比如说阅历——我们都羡慕有故事的人,阅历的确是重要资产,但同时也需要背上大量的成功失败,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负债;影响力、个人品牌是个很好的资产,却也背上了爱惜名声、被大众监管甚至个人生活透明化的负债。那些出名以后又被转黑的名人,则像是把自己名声上市了的企业——既然你选择用人设赚大众的钱,就需要公开你的报表,承担被所有人监管你人生资金状态的负债。
219.如何平衡人生的“资产负债表”
(知乎问题:如何能够言简意赅的了解人生的资产负债表?)
1. 用投资的心态看人生,知道资产来自负债——资源背后,必有诅咒。
2. 资产不重要,只有“净资产”才是有意义的。专注那些真正让你觉得“值”的交易——这当然又倒逼你这个人生会计师想一件事——财务账目好算,钱多就好,但是到了人生阶段,到底人生什么是值的呢?这就是你的人生大主题。
3. 当你有了一个人生的大主题,工作、生活、事业、自我……会逐渐形成一个协同的产业,相互之间还能够进一步整合并购成“集团公司”。当你的人生观、职业观、家庭观、休闲观有了整合,你的人生价值会整体并购,上一个层次。
讲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资产负债表上,最重要的其实是表头——你的人生主题是什么?到底什么是值得的?
如果你的工资发的是假币,你肯定不要,因为没法换到真东西。但如果你的人生没有主题,那么你努力投入换回来的那些不能兑换幸福的东西,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假币呢?
220.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会产生职业的倦怠?
(知乎问题:越优秀的人,有什么越容易说自己看到了职业的天花板?)
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蜡烛效应”。假设有两根蜡烛,一高一矮,同时点燃后,直立放在桌面上;再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盖住。你觉得谁先灭?答案是:高的蜡烛先熄灭。因为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热气体上升,占据了杯子的上半部空间;而高的蜡烛的火苗会先被二氧化碳笼罩,因此更快熄灭。
这是一个很清晰的隐喻:蜡烛高度代表能力;火苗是工作状态;空气是动力;二氧化碳则是压力。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容易倦怠?因为高的蜡烛需要大空间,它们烧得最起劲,而最快感受到二氧化碳,当矮的蜡烛觉得空气十足的时候,高的蜡烛已经觉得窒息,最后停止燃烧了。
221.如何能减少,或者避免这种职业倦怠?
(知乎问题:对于职场生活没有什么积极性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1. 调整燃烧速度
意识到自己烧得太猛。重新定义下工作的边界,调整下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最重要的压力源,完美主义最不完美的地方是——他们设置了很多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达不到以后又自我怀疑——是多种心理疾病的源头。调整一下工作进度、降低自己的完美主义,会很大程度降低自己的职业倦怠。
2. 降低二氧化碳,加入空气
三种东西是严重的“二氧化碳”。
第一种是重复性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采用弹性工作时间,或者游戏化的方式;
第二种是缺乏人际沟通。你可能需要主动寻求更多反馈,增加和工作对象,以及同事间的链接;
第三种是缺乏控制感。《无间道》里梁朝伟去做卧底,天天提心吊胆。在天桥打电话给上司黄sir,说:“见面?你想我死啊?警察局里有内鬼!……我去干什么?我去看心理医生!我心理变态啊!就这样!”当一个工作要求高而且控制水平低,缺乏时间或方式完成的时候,就很容易没有控制感。这个时候,你主动细分目标,聚焦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或者至少做一个让自己可以自控的人。
3. 换更大的杯子
主动要求,创造更大的工作空间。如果工作没法让你“吸氧”,那么就转战兴趣爱好,家庭、健康或者读读书都是很好的方式。
没有人能不倦怠,但是高手能快速从倦怠里反弹。倦怠是“精神和体力的入不敷出感”,也是快节奏工业社会的现代病,它具有现代病的一切特征——和时代特征相关,大范围流行,周期性出现,谁都没法幸免,也无法被根治。但真正的职业高手都懂得和这个老朋友打交道——调整节奏、舒缓压力、增加动力、创造新的空间。有一种说法我很喜欢—— 倦怠意味着你在这一关打到头了,而新的一关的钥匙,就在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