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是引而发、慨而歌的感想,为何知之以致毁誉。
二、本食人间烟火却不染六欲七情,予尝不见五蕴。
三、自沉沦其中而不自知,明而未明,知而未至,遂著书立说以见自然,其道于心借外物而发,而今非不内求而外给予者,故常心不立,静定难求,故曰:伪书而祸万民。
四、学而事之者,达而知之乃安。
五、内观自现(性)乃明外物之变化,既他化自在,已无所求,求在中间矣,夫天地之变化及应己身之化矣。
六、师,书乃道引,阅之不尽,证道证己,圣人先师志在于学,自渡以渡人,非之渡人乃是渡己,自证明明而知,道先天之师,尊之、敬之、循之。学及己身,证道先正己,苦海彼岸,在于一心,日复用而不自知,枉费天意,静以观内,不假外务以求自明,故明明已知天意,正己以证道,何处寻彼身、己身。
七、初学道已然自喜,是以自知天下之事,故而伪生己欲曰善,道心亦退,非退也,已不知矣。事善伪作,自以为“道”己之私欲、私心欤。
八、【矫亭说】君子之行,顺手理而已,通过现象看本质以“矫”以改之。
九、顺时顺位,不易不变,易亦不变,其心固坚,其性固纯,至善之极,万物复焉。
十、意动及一物,思之己身非为利哉,固有益,实利天下矣,故圣人之虑非一时一地,利万民福泽。
十一、慎与独:独静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惧:存礼以利万民,虽有阻不畏、身危不惧,故能无慎、无惧,只一心也。
十二、不知学也,学而知之致也、达也,复为万民而请,思之欲解,恐其繁杂以删,故万民蒙蔽以涤,广开门户亦不能达也。故著书立说于庭下,上士学而勤勉,中士学之精微,下愚学之而笑之矣!
十三、发乎心止乎礼谓之性,思于心不止乃欲?不可。
十四、自然法则是掠食者和被掠食者,文化传承大都在隔代传播。
十五、学问在于知与行,学固然重要,初入门径知乃行,行乃达,故知行合一以明学之理而尊之。
十六、积跬步之行难至,不行则罔,君子之学小成而谓有道,圣人之学望道未见,廓然大公?
十七、后人读书不知用功处,先儒注疏繁多皆有己见,后人读之亦有感,亦正亦邪。故下学而上达,必寻其源头知止而致以观其效也。
十八、华夏智慧文库在春秋,以前先民开化尊自然生养,欲求己得上下一心。遵循此礼则民顺而天下治。故曰:上承天意,下顺万民。则至战国烽烟四起则百家共鸣士农工商奋起而书、而行,欲仿先王之道以民安天下,治则永享太平。万民平顺各司有序以司其职。然诸侯乍起,裂土而分征伐不休,遂觅良将贤臣以夺天下,士子万民皆有名利之心,故使之乱而不安,难求于货则杀伐予取予得,数百年征伐则秦一统焚下学而烧之,后儒不知先贤之志,故己之偏见著书立说下学之故距道远甚,流弊之风日起,君子之学日下、贪腐日盛。读书教人欲满私欲,积弊日深复有行者,言传身教以尊先师之道以正己化人,虽日长道阻复有余力而行,鲜矣。
十九、非不起心动念,此心不贰,一以至诚近道矣。
二十、先贤著书述自然人伦纲常,故一心守之,词语通顺后人盖不能全文以诵而解其‘字’‘句’究其‘何理’有违之本乎。遂治学盖己而惑人哉,名誉加身不得先贤百千之一也!
二十一、行是学的实践,见是知的推行,传播是知的推广渡己渡人。
二十二、去未去去已去,万无变化在其中,外以补缺;来未来来已来,启蒙开智正当时,四方以待!
二十三、体察于学相照应,寂然一体无身乎!
二十四、动静于一心之体,现显为学者惑也,学者著词句,贤者求于文,达者知本是一体,一心之用,何以有贰矣。故曰:动静一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无分别二心是为一矣。
二十五、戒慎恐惧,心念与之思无疑虑,自当谨言慎行,独亦处静不动 恐惧,惟思谋不全难以持己经世,枉动则殆。故君子必持正理之心,以周全而行,务外己知必安,无安外无定难平、事亦不解,独增惑与患。是言:照心非动,以其发于本体明觉自然。
二十六、知之未知亦,将欲行之惟长存此心时常省察克己之功以入,行且远不可妄,知行始是一体,别无贰矣。既知方行可得明己明物,既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之功也,复见本心常在,此近道矣。
二十七、心物本一体之念,生生不息犹昼夜更替之变化。欲行,审时度势,不行,亦审时度势。时不显非不存,存世以经世,日风愈下,既贤明不可逆觉耳有念必出以夺人欲,诸业持吾身,王天下矣。
二十八、我现在提到两个概念也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认知、意识。能解决现下有些问题。正说经典传承圣贤之志,艰阻需从中释义、得正解正己入世之学‘显’‘见’。
二十九、舍本逐末不可得,恍恍惚不明,障蔽己身客气客气放不下。终日昏察察不觉已深,欲复明克己去身外之物见其性,故自明白。
三十、闻道者日精益所为,惶恐不知,精于体察己身。
三十一、本来长存吾心,而人欲牵蔽而有所迷离恍然忧矣,需省察克己使心性明白,既得失本来如是,复不扰本心就无喜忧惧怒(想了七八分明白,写了一二分意思)。
三十二、‘致良知’内己之学,外物见闻助长于学,思则良知。著于外,见闻思之不得或意气为之则不见良知,求学以知至,外修内知方才上上功夫。
三十三、皆知学问,已明圣学惟艰苦难守,固不立言、立功、立德。世人皆以昏蔽,障蔽,牵蔽之心相世,惟善守本心而致。视之则‘从善如流’实则克己守礼尊其本心。
三十四、人不可能都去成为圣人,各司其职有序发展,虽有牵挂、七情所扰却又不失为人之快乐,本就存于世间,何不相处相随就己身行不言之教,凡有所得者岂不快哉。人皆善相随相遇皆从心发。恐假借道学伪学文之人。
三十五、存而不显,行而不知。求于内外知学、知行而不见,三言两语可教察其不明,复而教之,自不明察欤。
三十六、其变化一也,一理之不察、不知以求其外,故执而深之惑,谓之:知见障。
三十七、程子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以学。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易。心身一体,心之意诚可察,体之于真,不物,夫自然因有主宰故顺天应人,知之不知,无知无识,有欲心动,不诚故蔽,行之差错不体,心之不察故不复。
三十八、念无不止,非不止又不去也,欲不从也,故持心守志以求‘精一’。
三十九、读书讲习上下求索,只谓:知得明了,言得明白。
四十、从无到有得变化过程,存在亦要按照原本存在的规律去实行,存在即是合理,重要的也就是‘存在’、‘理’发展过程中需要从‘理’才能长且久远。
四十一、本来当如是,非既为如是利人以正己,此以障蔽,非从心起,而从欲起,不当存矣,需时时警惕以自行,以免之堕矣。
四十二、所学必当于事,少私精细省察克治,惟此一心无有偏倚方是。
四十三、具本不见,当以物具物,思以论知彼此,复虑其貌,出已知是谓教,教犹璞玉,外粗内秀,不琢磨切磋,难得其货,故以教非其外也,内思明辨以如何。非直教,启发而引具内以知之矣。
四十四、有感无所名,衍而不知谓,夫物诚然真一,昼夜不息人有位焉、育焉。思四时万物体察一用一也,不知其所谓,日也,造也,谓也。察乎己省而得之,芸芸无体何所谓可‘明’。故立德、立身、立行,以言教以其自感而得之,夫为不教,化育而焉。
四十五、从尔处来,断了欲妄方始知,汝来便已知,能察故能觉能省故能知,能体行故能明,因障蔽,昏蔽昧了本来面目故不能见。
四十六、志不明故路多困,意不坚固多阻,思不全固多艰。
四十七、开眼看了世界,却不自知,难明不知足,难得不知变化,难自育。故变化一也,人不得其守泄其精志,妄而枉劳,作己求私难得其诚。
四十八、不为,良知乎?人皆有之为明而已,虽昧亦存,圣人体用一心不言非也。本自明觉醒察胡能妄其所为。
四十九、有所不知后能改之,惟无所不知,道有本而学有要(原文节选)。
五十、胸中有杀气,虽学圣人言难涤心中之魔,文虽了然亦止于伐。嗔于气象无所妄未得定性不平和故难自化。韧性却失燥不能止,亦应事上多磨炼,止于此方致其良知,不欲有怨,止难得其安,此乃心中之魔,不专——知亦未知,明亦昧,需其通彻乃止于此,方复明白。
五十一、不拘一束则百花开,百花过后亦非我,此中真意‘精一’欲辩忘却何言。
五十二、‘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致知’‘致良知’从心上去善而为去,恶而去之,欲障深而不得明,何也?如镜垢尘,拂拭观光明。
五十三、‘性’不着物,只依个天理良知,人欲长而物不明,不见因果而沉沦事事物物相依而存,去彼存此罢了,犹如:满嘴仁义道德,却行鸡鸣狗盗之事。
五十四、变动不居,惟变所适,恒亦屡迁,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此知见得透时便是圣人(320原文摘抄)。
总结:致良知——立志——格物致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