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翎曾说:“读杨绛的文字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那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当你焦虑、浮躁、迷茫的时候,可以重新读读杨绛先生的这4句话。愿你能扫除心头尘埃,轻装上阵,在以后的岁月里,活出自己的豁达。
1.“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一瞬间情绪低落,然后看着周围的人,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朋友圈的陌生人,好像每个人都过得比自己快乐。
于是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也会忍不住羡慕,更会忍不住设想,如果自己能拥有那些,肯定会比现在好。但事实就如《围城》里说的那样: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大抵世上所有的羡慕,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身在其中苦苦煎熬,而得不到永远在躁动。你羡慕着别人,也有别人羡慕着你,谁是你的风景,你又是谁的梦。
我们终究会明白每一种人生都有快乐,也躲避不了都有愁苦。而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读懂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找到自己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2.“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想太多大致已经成了我们这代人的通病。很多人做一件事之前总会想很多,会遇到什么困哪?付出那么多失败了怎么办?到时候别人又会怎么看自己?于是想到最后,只能自欺欺人地说:算了,我还没准备好。
老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世间所有事,最难的往往是开头。当你克服了犹豫不决,克服了种种顾虑,终于开始去做了的时候,其实已经跨过了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而人跟人的差别就在这里,有人整天做白日梦,有人却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了。
所以想见得人,想做的事,一定要立刻就去做。不要等明天,也不要说还没准备好,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3.“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黄金需要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沙砾需要不断蜕变,历经磨难,才成珍珠。人也一样,从忧患中获得成长,从失去中学会珍惜,从不断告别中懂得放手。孟子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4.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杨绛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已相继去世。
《我们仨》只剩她一个,我想先生这句话估计有劝解自己的意思。劝自己看开些,一切的伤痛都会过去的。劝自己往前看,日子还长,总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或许正是这种豁达支撑着杨绛先生,走过丧女之痛,走出丧夫之痛,然后以优雅的姿态度过了余生。
人活一辈子,总会明白所有的快乐,所有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慢慢变淡,然后逐渐消逝。其实杨绛先生这话,追溯到源头就是《道德经》里的那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意思是说所谓的祸福其实是互相依存的,同时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时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而好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演变成坏事。所以凡事看淡些,人间没有永远,所有的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
人生不会一直走上坡路,也不会永远走下坡路。台上风光无限的人,也曾是台下无人问津的看客。希望我们始终铭记:遇事向前看,眼下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往后的过眼云烟。今天的流的泪,待到他日,也不过一场笑谈。
《杨绛:很干净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我是悦清,80后宝妈一枚,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达令家运营管家,亲子阅读推广人,这是我的第780篇日记,记录生活点滴,没有什么天生就会,只有日复一日的天天坚持,我相信坚持更胜天赋!微信:30344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