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①,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②,吾见于夫子而问知③,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④,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
①举直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错,通“措",安置。
②乡(xiàng):同“向"'过去。
③见(xiàn)于.被接见。
④皋(gāo)陶(yáo):舜时的贤。
⑤伊尹:商汤时辅相。
【翻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解读〗
治政要亲贤远佞
在本章之中,孔子提出从政者要亲贤远佞的思想。这个思想,三国名相诸葛亮表达得更明确。他在《出师表》中总结汉朝兴亡的教训时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目的是告诫刘禅,让他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不仅刘禅,所有的领导者都应注意,对贤臣和小人的好恶取舍,不仅关系到政治是否清明,更是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翻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很多王朝的灭亡大多有“佞臣”在其中起“推动”作用。春秋晚期,楚国人伍子胥父兄为人陷害,他只身逃到吴国,但父兄皆为楚平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做了吴国大夫,助吴伐楚,五战而胜。吴王阖庐很重视伍子胥的才干,对他加以重用,吴国日益富强起来。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裴坡求和。伍子胥建议夫差乘势彻底消灭越国,但被夫差拒绝。后来,伍子胥多次对夫差的错误政策提出批评,遭到夫差反感。夫差贪图安逸,信用奸臣伯嚭。伯嚭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在夫差跟前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了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要他自尽。伍子胥死后,夫差对伯嚭言听计从,做出许多错误决策,最终落得个国破身死的可悲下场。这时夫差才深感后悔,临死时掩面长叹:“我哪还有脸见伍子胥呢?”后人评论说,吴国的强盛是因为伍子胥,灭亡也是因为伍子胥。强盛是阖闾重用了伍子胥,灭亡是因为夫差疏远了伍子胥,亲近了伯嚭。亲佞远贤导致国家灭亡,这个教训可谓深刻。
要求领导者一定要亲贤远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贤者胸怀天下,必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能成事;而佞者心里只有自己,自私自利,好趋炎附势,惯于弄虚作假,只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领导者要亲近贤者,远离佞者。
亲贤远佞首先要能够分辨谁是“贤”谁是“佞”,关于这点,《晏子春秋》中提出了详细的判断标准。晏子是这样说的:“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天下治平,百姓和集。”“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则危覆社稷。”很显然,贤者就是“利于国者”,佞者就是“害于国者”,而“顺于己者”不一定是贤者,“逆于己者”也不一定是佞者。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忠诚与否,要看这个人对集体的利害,而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好恶。
奇怪的是,明明知道亲近小人对自己的事业有很大的伤害,还是有不少领导者对“小人”宠爱有加。其中原因在于人性的弱点,领导也是人,会有点私心和个人好恶。而自古以来仁人志士皆刚正不阿,境界高远,凡事以原则为重,遇到领导者犯错不仅不会作出让步。这必然使得领导的个人虚荣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损害,因此领导者并不那么喜欢亲近贤者。相反,小人总是善于阿谀奉承,对领导的要求更是善于逢迎,因此更容易博得领导者欢心。领导者若能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就能正确对待贤臣与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