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方能赢得孩子
——读《正面管教》有感
《正面管教》一书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简·尼尔森女士的杰作。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本书作者简·尼尔森女士该书的完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尼尔森女士成功养育多名孩子。
她本人是7个孩子的母亲,20个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据说这本书自1981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正面管教”这个教育理念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德雷克斯是阿德勒的学生。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于无声之处听惊雷。老实说,我几乎每学期都为班上部分“特殊分子”大伤透脑筋,不因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就是因学习品质的问题斗志斗勇。
无论我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疾风骤雨,批评指责,甚至威胁惩罚,对这些油盐不进的猴孩子们都是徒劳,我不知是我老生常谈的方法太拙劣,还是他们的免疫力太强?严慈之间我总是拿捏不住那个度,缺少章法,感觉有劲使不出来,手中的《正面管教》令我眼前一亮,让我如获至宝。
管教(Discipline)来自于拉丁语,“Disciplini”,意思是“教育”,另外一个是“discipulis”,意思是“令人崇敬的领袖或真理或原则的跟随者。尼尔森认为,管教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使之能形成一种明确的性格或行为,尤其是能让受管教者在道德和精神上有所提高。
这正是“正面管教”中的“正面”的解释——追求不夹杂任何惩罚成分的养育方式。本书中所提到的管教与惩罚和控制无关,而是意味着引导、教育、训练、定规矩、技能培养,让孩子为未来发展作好准备。它会给我们提供既不骄纵也不惩罚地解决问题的方案。
“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不能永久的解决问题。” “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要赢得孩子的心。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矛盾的好办法。“鼓励是这本书的焦点。”
正面管教,最佳良方。
一 何为正面管教
含义:“正面管教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而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它能避免过度严厉或娇纵的传统管教方式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读懂与尊重”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的书。想要赢得孩子,首先要到“读懂与尊重”,作者告诉我们先读懂自己。
比如:我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孩子有没有感受到我的爱?我们要求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有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读懂了自己,会更加客观公正的来看待孩子,看待与孩子之间所发生的矛盾、摩擦甚至冲突。
我们更需要读懂孩子。其实读懂一个孩子很像是观看冰山。你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水下的绝大部分才是主导他们行为的根源所在,也就是他们内心的意志和信念,或者可以用另一个词——信仰。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想一想,当孩子丧失信心做着不当的行为时,我们通常是怎样的反应?大声的呵斥,甚至是以暴力的方式来“收拾”孩子,在力量与智慧都不如你的孩子面前,你确实可以赢了孩子,但却无法赢得孩子。
正面管教的四个标准 关键词:尊重 合作 温柔 坚定1.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 2.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3. 是否长期有效4. 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1. 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感受是对的。
2. 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