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日子,又是临近过年的好时期,每个孩子都会有着自己假期里的安排,无论孩子大小,他们都有着今年的多多少少总结,或许打算给父母一些小心意,有的孩子用自己攒的生活费买了一个大蛋糕补上爸妈生日的礼物;他们也尝试邀平时工作忙碌的你一起去玩雪去旅行……我们会发现,他们需要家长的陪伴与鼓励,有时候作为家长,往往会看到孩子也在某些时刻反映着自己的某些优点,当然也有着一些缺点。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引导调解。
厌学也不是一个新话题,每个孩子都有那段不堪回想的记忆吧!曾经记得我也是个这样的小孩子,我在外婆家上小学,父母在外打工,满满脑袋都是玩乐的自己就是不爱上学,虽然是小学,但课堂上捣乱的本领就足足的,甚至在有一次,硬生生地把舅舅带着去上学了,舅舅就在我旁边坐着,有些尴尬却又笑起来并看着我说“你看,哪个上学带着家长来上的,嘿,还笑”。
现在还好,有幼儿园可以上,幼师们会对孩子有着细心的照顾,至少扭转了那种孩子厌学的态度。这也正是我们家长与孩子距离疏远的开始吧,跟奶奶、外婆亲,跟爷爷、外公亲也慢慢合理化了。当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对孩子了解的也很少。
孩子们慢慢长大,家长肯定希望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比别人家孩子优秀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可这些未必是孩子想要的。每次的成绩就像一张打开父母真实面貌的“票”,孩子感觉自己就是天生来给父母考好成绩的。中国式家长普遍不会在错误面前帮自己的孩子,无论对错,这也是后来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了。
孩子犯错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他们,不是最优方法让他们理解犯错就要受处罚。其实,有时候与孩子共同商议“处罚机制”会更有信服力,这种父母与孩子间约定的协议会更加有效。
现如今“成绩优异,爸妈开心;爸妈开心,全家开心”就是一个教育家庭都存在的真实写照了。那么如何让孩子与父母“平等”对话、共同进步成长呢?相信读完下面对您有所启发。也许您会说家长都成年人了,还需要进步。这一点您可能真的错了,教育永远不要把学校当做主导力量,它是家长与老师、孩子间的交互成长,一步步的思路改进才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好路径。
理解
这个也可以换为体谅。往往我们会将成年人的思维强加于孩子,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就好比一场辩论,我们不可能将自己居于下风。这,就是不当。10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不再像以前我们口中的“听话”那样听话了,这是正常的。此时我们就要静下心来和孩子对话,就如谈判艺术一样,是双向的。这一点以后会详细说到。总之,理解就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一点从10岁开始不早。
陪伴
家长还是要亲力亲为,不要放弃对孩子的陪伴。在1-10岁,爸爸妈妈中一定要有一人带孩子,赚钱必然重要,但缺少亲子互动的成长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对父母的影响就比较少了,甚至在他们看来自己就没有过父爱与母爱。这一点如果从私心来看,以后孩子陪伴我们、理解我们也是必然啊。当然,我们目的不是如此,而是让孩子不在起码的陪伴上有失理解。
做个榜样
曾经有个电视公益广告,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一个妈妈给她的妈妈洗脚,孩子看见了,也给妈妈端来洗脚水,“妈妈,洗脚”。简单的反映了父母所做的榜样作用。我们家长会对孩子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要求,可是很少想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是否稳妥。作为孩子日常生活的老师,我们一定要做好榜样,让孩子知道父母说话做事是负责的。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有个好爸爸好妈妈,每一位家长也希望孩子是最优秀、最听话懂事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总离不开这些吧!希望家长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现,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懂得父母苦心,在父母需要你的时候有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