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丁酉(鸡)年农历正月十一,正式上班的第三个工作日,红包收发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新年开个篇。
我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比较晚,大概也就觉醒了两年左右。而此前的很多年,我的茁壮成长都要归功于生活的浪潮推拉挤压。可能是个人行事有些天马行空,乱七八糟,所以自认为觉醒了两年之后的我,思考的成果并不丰盛,流动的生活充满可能性和变化,我不知道我将去往哪里,既然如此,我便对自己提出要求:尽可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
关于工作。我曾经痛定思痛的觉得自己工作状态表现不够成熟,这样不好啊,改一下。然后某一天早上上班,全线高冷。结果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大都认为我有毛病,吃错药了,我自己呢,也是憋到内伤,毫不开心。不到两个小时,我的“揠苗助长”计划就破产了。后来我就想通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端着,又不是吃饭端碗!自从承认并接受了我不是“高冷”那一挂之后,我的精神就正常多了。新的一年,希望自己保留自己的个性,不要内耗,找到进步的内生动力,精进工作技能。
关于朋友。中国的文字很奇妙,对于不同的社会关系,我们有老乡,同事,同学,同好,熟人,闺蜜如此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称呼,通常意味着我们关系的深浅,心理距离的远近,决定了我们可以一起做什么抑或分享什么。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学习工作不同的阶段,都遇见了彼此真心相待的好友,我们彼此陪伴关怀,又互相尊重,却又不会以友情裹挟对方。他们于我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妙人儿,我们彼此分享人生,偶尔为对方提供一些人生的小建议,却又不对此负责。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好,如果有缘,我们一起再走一些路,再做一些有趣的事儿。
关于家庭。有不少人对我说过,一看你,就是无忧无虑长大的孩子。回顾童年生活,也大抵是如此。曾经那篇火爆朋友圈“你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应该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我在父母的“欺骗”中长大而不自知,而他们依旧如此,此时已经懂得父母心的我推己及人,笑着继续让他们欺骗,然后再“骗”回去。虽然现在回头看,他们或许没有最先进的育儿观,但是他们当时也是第一次当父母,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育儿宝典。他们只是怀着最本能的善意,用最朴素的父爱与母爱,保护两个孩子长大。从小到大,父母从未在我面前红过脸,更没有动过我一个手指头。他们孝亲守礼,我也便亲近家人;他们善良敦厚,我也没长出坏心眼;他们自尊自强,我也便事事更愿意亲力亲为。他们于我是长辈,也是朋友。前几天有同学调侃我,过年父母没安排你相亲啥的,一定是过了个假年。但我知道,父母心里自然关心,但他们更尊重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选择。今天看到一篇有趣的观点,说“问一个人何时结婚就跟问一个人何时去天堂一般不可预测”,四海八荒的人固然很多,但是遇到个有情有趣,还彼此对眼,能忍受对方长长久久的小乖张的,也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好伐!作为个随机事件,并非单方面可以规划成就的。新的一年,愿父母依旧安康,有更多的自由,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
关于生活。我是一个喜欢搞事情的人,然后也开心自己有几件特别喜欢搞的事情。比如做点心,我可以花一个上午做十几块饼干,或者早起半个小时做一盆寿司,一个晚上烤一个吐司,然后一周净增两斤,又花一周燃烧掉他们,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记得最让我煎熬的棉花蛋糕,刚开始做的时候,不是鸡蛋没打发,就是烤箱温度没把握好,烤糊了或是没烤熟,在第九次的时候,终于成功,让我兴奋了几天。比如阅读,我读书很泛。发现一个好的作者我就特别想把他的书都读完,买书的时候多凭兴致,有买回来一口气读完的,也有买回来束之高阁的,毕竟有些书不像它宣传的一般好读,有些书我不一定读的好。新的一年,希望除了西式点心之外,能够做好中餐,继续过不点外卖,自给自足的生活。16年纸质书看的实在有限,新的一年希望自己静下心来,多读几本好书。如果再有空,系统的看看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对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更多的关注、思考和学习。
新的一年,一切又是未知,继往开来的新时刻,许个小愿望,希望自己继续身心健康,坦坦荡荡,温柔又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