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叠彩
为自己刻方砚
文/袁斌
置放于书桌案几上的砚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
广东端州端砚、安徽歙州歙砚、甘肃临洮洮砚、山西绛州澄泥砚,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名砚。它们的美已不容多说!
砚是书房里必不可少的器物,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叙事》、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均记载了先人用砚,始于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陶砚、石砚是早期常见的砚。砖瓦制砚由来已久约起唐宋,砖瓦砚料以秦砖汉瓦最为名贵。大统一王朝秦帝国,开天劈地,气势恢宏,它在每个领域都不同凡响,砖瓦也毫不例外。当时秦汉砖瓦的制作由官府直接督办,其过程严格复杂,工艺成熟。按照澄泥法烧制的秦汉砖瓦,质地坚硬细腻,肌滑如玉。而秦砖久负盛名,素有铅砖之称。三国曹操建造铜雀台时,在所用的砖瓦料里都拌入胡桃油、黄丹、锡、铅、等辅料。古砖中秦阿房宫砖、汉长乐砖,三国蜀之建兴砖、吴之宝鼎砖、西晋太康砖等备受藏家青睐。以至后世,人们把对秦汉砖瓦的痴热碰到极高,甚至于一砖一瓦都很难求。砚的材质除石、瓷、陶、玉之外,秦汉砖瓦有成了上等的砚料。唐之后的历代文人墨客喜爱古砖砚尤为明显,唐人吴融《古瓦砚赋》、宋朝梅尧臣《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欧阳修《古瓦赋》、王安石《相州古瓦砚》、清朱栋《砚小史》、陆增祥《三百砖砚录》、近代鲁迅《俟堂砖文杂集》等,先贤们用文字真实记录了他们心中的秦汉砖瓦砚。既然,那么多人爱,那么多重要的人爱。能亲自拿块古砖刻成砖砚,是何等的荣幸!天大的奢侈呀!
大千世界,若要给自己找寻一块心仪的砚,着实还不容易。当我每每走进西安的文化街时,就四处物色属于自己的那方砚。然而,经常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眼见商店高级柜台上摆放的砚,入眼的多半不实用,实用的却不讨人爱。既美观有实用,又贵的吓人。三转两逛,火气直往上冒,气急了只能心里偷偷地骂,骂谁呢?那绝对不能说!
数月前,友人送我块素面汉代残砖,闲放在画舘好长时间,左思右想,不知道如何利用。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之感。忽然一日,心血彭湃,试想着自己动手刻方称心如意的砚。于是清洁砖面,画稿设计,磨刀雕刻,这块废弃物里捡到的烂砖头,在时针的转动下天天蜕变而涅槃重生。当它呈现在我眼前时,那种自满的感觉只有我知道。又几日,我有得到几块素面秦砖,我迫不及待,旧戏重演,连续刻了三方。分别取名《秦典》、《鸿睿》、《扇行》,这下满足了我对砚的渴求。我爱不释手,且逢人就炫。
我刻砚不为别的,只想尝试把千年古砖变成新的艺术形式,以及在劳作过程中心绪的跌宕起伏。而追求实用是我的初衷,我想,日后用这几块古砖砚研墨,画山川河流、画花草鱼虫,画自家叠彩,足够了!
袁斌于叠彩画舘
2016年6月7日
袁斌叠彩
简历
工书法、绘画、篆刻
专著有:叠彩《造境》、《重走上林苑》、《袁斌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家研究图腾袁斌卷》、《中国历代碑石原拓》
代表作:《叠彩万象》、《秦岭》、《穿越大秦岭》、《重走上林苑》。其论文多次在全国大型学术刊物发表,长期致力于袁式“叠彩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