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只是在学习时,突如其来的想法,如有不当,可联系删文。也未有亵渎之意!)
近日在研究我国历史,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的文化很有意思,能在里面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便从夏商周的历史开始了解,在了解到商末时期两位君主的思想,发现除了朝代更新迭代的必要规律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先卖个关子,那一刻我悟了!
人物关系:帝乙(父)---帝辛(乙之子)---苏妲己(妻)---武庚(子){动漫武庚纪也有反神之说}
先来介绍一下帝乙:吴乙,名渠,商朝第29任君主,后世人称“帝乙”。前任商君康丁之子,他酷爱田猎,荒于政事(有说他初上位时羌方来犯,有退敌之功);史书记载:“帝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搏。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戮辱之,为苹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什么意思呢?帝乙昏庸无道,制作一个木偶人,称他是天神并与之搏斗。命令人带动木偶人活动,天神没有打过帝乙,于是帝乙用器具戳它羞辱他,然后在囊袋里盛满血,仰面拿弓箭射它,命人称这种做法叫射天。这种行为在崇神信神的商代是极其叛逆之举,也是为天道民情所不允的。吴乙曾到河渭之间田猎,暴雷,吴乙震死。众所周知商朝是一个神话时代,帝乙的死法就很值得考究,也印证了那句:“天道民情所不允”。
帝辛,殷寿,也称商纣王;在我们的认知里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认为他是最后一位人族气运加深的人皇 ,至他之后皆称为‘“天子”。史书记载:他荒淫无道,沉溺于酒色,大兴土木,宠爱奸逆小人费仲尤浑,听取宠妃妲己的意见,加重税赋,轻慢祭祀,无端削弱他不喜的贵族权势,强行推行削权政策损害了贵族利益。导致多人叛逃殷商,如掌管典籍和礼乐的大师,绍师逃奔了周。王室贵族,微子姬子,比干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加深了内部矛盾,最后为了矛盾决定对外起战事,后引起各部叛离;由周武王率兵灭国,最后自焚身亡。
因为他不信奉神明,加上动了贵族的蛋糕,就有了很大的做文章的空间,且让世人接受度极高的事件!!那就是《封神榜》的故事。我们来仔细结合看一下《封神榜》:先说苏妲己,苏妲己与伯邑考青梅竹马,本人貌美如花,心地善良,可谓世间最美好的女子非她莫属,后在进朝歌途中被九尾狐上身性情大变,成为一代祸国妖妃。你品,你仔细品;苏妲己在世人眼里依然是善良美丽可纯良的,祸国殃民的是九尾狐!这样我想起了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如果苏护与周武王姬发合谋呢?因为帝辛的行为,威胁到了自身的利益,加上各部本身就存在的矛盾。要知道前期比干,闻仲等等大臣都是忠于帝辛的,想扳倒他就得先看掉国之重臣。刚开始帝辛想要苏妲己的时候,他们是不想送的,又或者在等合适的时机送;于是就有了苏妲己为了城民着想,自愿前往朝歌,苏父无奈放她前行。刚开始她或许是并不知情的,真的以为自己是为了城中百姓;在进朝歌途中被告知了详情委以重任,才会变成跟以往性情品格天壤之别的恶毒宠妃,如果她的所作所为都是被授意的呢?功成之后为了美化她的形象才杜撰了九尾狐的存在,将百姓对她的怨恨转移到了所谓的神仙妖魔身上就情有可原,能理解,能接受!我记得有一版的《封神榜》就有苏妲己也想做君主的剧情,是个很漂亮的演员忘记叫什么了。
那伯邑考在其中又担任了什么角色?刚开始我在思考他知情还是不知情,知情的话细思极恐;后结合他替父赎罪入朝歌,我猜测前期他是不知情的;直到见到苏妲己,被全盘脱出受了打击,选择了顾全大局,最后身死。至于其肉被制成肉饼给姬发食用之事都流传于古籍,无人能证实。都说是姬发能卜卦占吉凶祸福,算出了肉饼是他儿子的肉。算出的!!算出的!!这个算字就很有灵性!!
在夏商周三个朝代最著名的是什么呢?祭祀!当时的人民信奉神明,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为重要的信仰,现在也有比如“财神”,O(∩_∩)O。而作为人民的领袖,我们的老祖宗帝乙与帝辛,两位君主竟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宣扬自己不信奉神明。对他们的帝位以及对商朝产生了不可卓越的影响。当然也因为他们对神明的质疑,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让后世子民对神明祛魅,开始思考与质疑。敢为天下先的二人对推动社会文明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是针对这一点,其他的不参与辩解。)
众所周知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具体事宜已经无从考究。不过也很开心能在读书时拥有自己的思想。只是下次想些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