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改革开放进入第五个十年了,毕业过完了第一个十年,步入中年的迹象越发明显,感慨时间过得特别快,还没来得及品味就浑沦吞枣地过了。
多年之后,我们会记得,那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同学们天南地北的来,赴十年毕业之约。见面之后大家基本都还能认识,外貌变化也不大,除了有的脸圆了一些,有的头发做成了时尚的奶奶灰,一见面,就把彼此带回到了十年之前的稚嫩,懵懵懂懂,啥啥都不清楚,当时大家都认为自己风华正茂,无所不能,总说着年轻就是资本,但是这资本是不容易保鲜的,久了不用也会贬值褪色。现在往回看,也是佩服自己,居然能傻那么多年。
掐指一算,十年之前的那些朝昔相处的那一帮狐朋狗友,一年平均能见一次以上的屈指可数。再好的关系也抵不过时间的清洗,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认知世界的角度在不断变化,能找到机会聊上半小时,或是小酌两杯,确实是小确幸。大家一见面,免不了先来半打“想当年”,都是些陈年旧事。聊完旧事,再聊聊彼此的近况,都是报喜不报忧,但是彼此多多少少都知道各自那些故事背后的故事,只是不愿意说出来,或许是刻意“此处省略一万字”,或有些地方修饰得夸张了一些。
看见了那么多同学老老少少的脸,大概可以知道每个人经历着怎样的风风雨雨,有的在国企里舒舒服服待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每天没事就这里逛逛那里逛逛,然后打打麻将,晚上回到家,自有老婆煨好的一壶小酒,小酌二两。有的进入私企磕磕碰碰,每天面对的是老板和客户,业绩不达标,只能自己叫上同事找个小酒馆,来上几瓶解愁。也有打工了几年之后创业的,死去活来,若是没法盈利,就只能自己饿肚子,这个时候就只能是独自买醉。当年班里大家调侃的女生,放着眼前姻缘不要,毕业之后另外找了一个,结婚没多久就离了,独自抚养着孩子,想想也是压力山大,相信凭她的资质,再找也不难,只是看她想要选哪个罢了。有个同学在班里就比我们大好几岁,但在班上确是被我们当同龄人看待,前两年家里小孩几岁夭折了,他头上的白发应该也是那时候留下的,每次想到他经历的痛苦,心里也难受,敬佩他面对痛苦时的勇气,忍着,坚持着。当然还有些同学是没有来的,没来其实更需要勇气,自己不敢来,然后默默地看着群里的消息和照片,然后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属于任性的十年,一毕业就南下了,在同一家公司历练了不少年,也从这规规矩矩的环境里面养成了一种规规矩矩的风格,在大公司就只能做一个螺丝钉,在对应的螺帽上转呀转呀,对其他的知识视而不见,即使换一个岗位,也是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时间一久,螺钉上的螺纹被磨平了,就一直在这个螺帽里一直耗下去,温水煮青蛙,也失去了跳出去的 勇气。后来离职换个工作环境,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挑战、困难重重,只能自我安慰到“对于一个一心想要不断挑战自我的人来说,却又是一种幸运,用一辈子的时间,却过了几种人的人生”。有人说,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别人的样子,而是告别被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样能活得深刻,毕竟世界是自己的。
与老友见面,总会打量时间都去哪儿了,有些无奈,我们都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未来还有好几十年,一切还好。
莎翁说,凡所过往,皆为序章,期待下一个十年,更认真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