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阶段,最热门的一个词,那一定是“摆地摊”。自从全国上下复工复产以来,为了拉动经济,国家鼓励在不影响环境整洁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摆地摊。对文明城市的检查,也不再因为各城市“摆地摊”而一票否决。
于是乎,各地的地摊经济又开始火了起来,这回再也不怕城管来抓,还有政府的支持,出现了久违的热闹景象。
比如,苏州全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从观前街到平江路、山塘街,一派繁华。我们吴江,也在水秀天地开辟夜市专场,吸引力当地很多家知名企业和单位来摆摊售卖,从吃的用的到穿的,一应俱全。
朋友圈里,这几天也被摆地摊的各类资讯和小程序刷屏,开始了五花八门的摆地摊畅想。
一作协的朋友说,可以摆个摊组团售卖这些年出版的当地文友的书籍,传播当地文化,挺好。
另一位作家朋友说,可以摆摊代写情书。这活计好,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写情书的估计少之又少了吧,毕竟便捷的联系通道太多了。要是收到一封溢满赞美和思念的情书,尤其是手写的,不知会是怎样的惊喜。
一位美食达人说,可以卖自己制作的各类本土美食,想到自己的这一身手艺,就算没工作也不会饿肚子。摆个摊,春天卖酒酿饼,夏天卖绿豆汤,清明卖青团子,端午卖粽子……一年四季,应景美食不断,估计生意火到爆。
一位资深语文老师说,摆个摊专门修改作文,一篇收费10元,花费5分钟。算一算,下班后从五点摆到八点钟,倒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微信上关于摆地摊的各种小程序五花八门,有十二星座摆地摊排行榜。瞄了一眼,我是没有摆摊天赋。还有测试摆摊适合卖什么产品。好奇点进去,竟然让我卖炸臭豆腐。这是什么逻辑,哈哈!
周日,一个下午,在家里消耗开封的淡奶油,做了蛋挞、瑞士卷,连同上周做的奶油蛋糕,发了个朋友圈说,要么摆地摊去。顿时,下面留言炸开了锅。有要帮我收费吆喝的,有要直接下订单的,有问摊位摆在哪,也有要提供珍珠奶茶,更有让我去他单位办食品许可证,还有朋友直接说这么高档次的东西不能当地摊货处理。
看来,大家对摆地摊的兴致极高。如果真去摆个摊,相信生意一定是火爆的。只是自己才不高兴,毕竟这行当太辛苦,自己也不是做生意的料,还不如卖两篇文章来得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