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往往培养我们成为懂得奉献的人,乐于助人的人,但纯粹的奉献和助人,你真的觉得其乐无穷并且灵魂愉悦么?还是说,你内在的小孩在你奉献的时候不断控诉:别再给了,你自己也需要爱!
马伊琍说她小时候是这种孩子,妈妈带她到一家店买鞋子,问她喜欢哪双,她明明就有特别喜欢一双,但她就是不说,她希望妈妈猜到。于是妈妈一双一双问她,结果问到了她真心喜欢那双,她还是希望妈妈猜中,所以对妈妈说不是……结果妈妈又带她去另一家店重复选一次……
我无法说这与马伊琍后来在感情中遇到的问题,及后来相处多年的男友管虎被梁静抢走,丈夫文章出轨有直接关系,但至少,不敢或者说不善于去"要",至少不算是爱自己的表现。
真正的爱自己,应该首先知道,看到自己也是个孩子,也有情感,物质,精神的某些需要,直视它们,善待它们,并在日常人际互动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掩饰,假装无所谓,假装圣人,或者通过其他暗示,甚至发脾气的方式表达。
一个闺蜜嫁了个不错的老公,从恋爱起她就很敢于"要",要老公给她买各种礼物,要老公陪她,这些对于她男人来说无伤大雅,反而在给予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当然,她也不是只会索取,在生活中,她也给予了她老公很多关怀和宽容……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懂你,如果你都无法替自己申辩,替自己发言,替自己争取想要的东西,还去指望别人,那最终累的是你自己的心。而且,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对你好,只是不懂要如何对你好,他们需要你来教。
会"要"也是一种能力,懂得付出的同时适当的,自如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可以让我们与别人的互动更平衡,关系更和谐。允许自己做一个小孩,直面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诉求,也是对自己最好的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