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四十八

将教学类型与内容类型相关联

对于那些离散的、无争议的、使能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应使用讲授教学法;同时对那些微妙的,容易产生误解的,需要个人探究、测试和验证的观点,要使用建构助学法。

当单元中的教学目标涉及A列中的项目时,讲授法往往是有效的。换句话说,学生可以从老师、活动或文本那里获得对A类项目的直接理解。而当目标涉及B列项目时,如果学生要获得真正的理解,他们将需要某种形式的有促进作用的体验、探究和“建构理解”。

为了使学习尽可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发生,不使人生厌,也不让人茫然,学生既需要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要面向给出学习意义的大概念和挑战。为了获得理解,学生需要特殊的体验、事实和讲授;为了理解事实和技能,他们又需要了解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和任务。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列内容描述为每个教学类型循环所需的双螺旋结构。


A列代表已经内化为事实的旧的理解,B列代表新观点与挑战是如何在前期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出现的。更有体验的、优秀的、专家型的学生可能会发现,曾经含糊的、违反直觉的和复杂的内容,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变成明显的、简单的和清晰的了。来之不易的“理解”已成为“事实”。优秀的学生通常可以通过讲授教学获得理解,而对于缺乏体验或能力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很多建构工作和个别化指导才能理解。

如果不对可能的误解、困惑和建构学习的需求一直保持敏感,我们就很可能会失去神入的能力。当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考虑新观点和新任务带来的客观困难时,很容易就会“灌输”教学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