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场到创业:突破心力卡点的蜕变之旅

(本条推文来自于社群语音分享后整理)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曾在职场摸爬滚打 13 年,做到企业中高管,带领过百人团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去年这个时候,我毅然离开职场,踏入创业的新阶段。然而,直到今天,我才能够从容地向身边人介绍自己:我是一名创业者,一名独立心力咨询师。

这一年来,我突破了诸多心力卡点,其中的艰难只有我自己清楚。

我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天命 —— 成为一名心理助人者,这是我坚定不移的终极目标。但具体该如何实现呢?从职场转向创业的过程中,我内心产生了诸多冲突。

失去的 “枷锁”:身份、框架与资源

身份认同的缺失

曾经,我凭借漂亮的履历和职场光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板的尊重。可离开职场后,我陷入了褪下光环的焦虑,开始迷茫:我到底是谁?这种认同感的丧失,让我一度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安全框架的瓦解

过去 13 年,我一直就职于大公司,那里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每个岗位的职责都清晰明确。尽管业绩考核压力巨大,每年需承担 几十亿的业务指标,但在这个框架内,我感到安全。我清楚自己在谈合作、沟通时的边界在哪里。而创业不同,没有了既定的框架,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资源支持的断层

作为职场打工人,尤其是高管,能获得丰富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物力等全方位的投入,权力和资源都十分充沛。然而,创业后,这些资源瞬间消失,我不得不一切从零开始。

以上三点的突然失去,让我在去年的一段时间里,陷入了焦虑和恐慌。记得有一次,在一次聚餐上,我偶遇一位不太熟悉的老朋友,他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身家过亿。他问我:“天娇,你最近在忙什么?好久没看到你发工作相关的内容了。” 我略显局促地回答地回答:“我现在正在做心理咨询。” 那一刻,我察觉到自己的不确定,源于对自己的不完全接纳。

通过不断地自我剖析,回顾过往经历,我逐渐找到了答案。我不接纳自己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不敢大方介绍自己的新身份?我的心力卡点究竟在哪里?

一番探索后我明白,过去的我一直活在社会的评价体系里,活在固有的游戏规则和权力资源的假象中,而这些都并非真实的自我。

可见,咨询师也并非完美的人,同样会经历各种情绪,也是在不断地自我探索中成长

如今,网络上到处都在鼓励创业,尤其是个体创业。大家都说 35 岁会面临职场危机,到了一定时候,就得出来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启创业之路。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可很多人却迟迟不敢迈出这一步,即便已经开办公司,也在犹豫、徘徊、焦虑与内耗中挣扎。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从职场打工人到创业者的转变中,被这些 “失去” 所束缚。职场中的这些 “失去”,在创业面前被无限放大。创业是一个从 0 到 1 的创造过程,是先破后立的艰难旅程。没有人会给你设定身份、框架、规则和角色,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创造。

如果一直背负着身份认同、社会评价和工作框架这些沉重的枷锁,又怎能轻装上阵,在创业之路上前行呢?

勇敢舍弃,轻装前行

想通这些后,我果断做出舍弃与选择,毅然放弃了三样东西:

放弃外界认同

创业无法模仿,我必须摆脱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评价体系和规则,做规则的制定者。我为自己定义了新身份 —— 独立心力咨询师。发表《再见!心理咨询师》这篇文章时,我鼓起了巨大的勇气,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做好了被同行质疑、被客户否定的准备。我不再依赖光鲜的履历来包装自己,也不需要别人来界定我的身份,而是勇敢地给自己贴上了这个跨时代的标签。

放弃虚假安全

我不再追求过去职场中看似稳定的 “安全”,因为这种安全在创业的浪潮中只是虚幻的泡影。创业意味着要勇敢地面对未知,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比如在开拓新的客户群体时,“心力”这一范畴并未经过市场反馈,也没有模板案例可循,但我不再因害怕失败而退缩,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方式。

放弃过度控制

我放弃了过去管理体制下对员工和客户关系的过度控制。即使有人因此否定我、怀疑我,那又何妨?我只需要与同频的人交流,服务好被我吸引的客户群体即可。我放下了过去在职场中的高高在上,选择以更加自然的方式与身边的人建立联系。现在与客户沟通,我更注重倾听他们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当我放弃这三点,我开始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在社群分享,都变得无比流畅。

当我克服自己全部的心力卡点后,一个天大的奇迹发生了(具体内容仅在社群内部分享)。

创业的难点并非赚不到钱或没有客户,而是勇敢地走出去,表达自己,分享正在做的事情,突破这一层心力建设。

创业并非要等到项目取得巨大成功,站在终点时才能骄傲地分享。我认为,在创业的过程中,在勇敢迈出第一步的那一刻,就已经无比伟大。

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就算失败了又怎样?失败能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放在人生的长河中,只要活着,又何来真正的失败?大不了这件事没做成,换一件事重新开始。

而如今,自从使用了 “心力咨询” 替代 “心理咨询” 后,我整个人就变得特别的喜悦、轻松和自在。

正是因为完全接纳自己、突破心力卡点,我才能在这条道路上收获这份独特的好感觉。

不知不觉,我拥有了当下的创造力,未来也能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