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了工资以后,想给母亲换台手机,重点是换台智能机。但她一直舍不得她的“老古董”,理由是:手机没坏为什么要换?她只会打电话,要那么多功能干嘛?即使换了智能机,那些功能她也不会用,不是浪费吗?我无话可说,在她的严厉拒绝下,我只好作罢。
前段时间,突然听母亲说她的手机有问题,几颗按键不灵了,打电话时杂音还特别大。我们赶紧抓住机会,鼓动她重新换一个新的。
结果她还是想买台老年机,她的需求就是能打电话即可。我和哥哥百般阐述智能机的好处,比如能上网看新闻、看电视剧,能拍清晰的照片,出门买东西也可以用手机付钱等等,她还是不为所动,可能她觉得这些她都不感兴趣。
最后,我告诉她,用智能机可以和我们语音聊天,不花钱,我们不在家时还可以和我们视频聊天。她终于有点心动了,但还是担心地说:“那买回来你可得好好教我怎么用那些功能。”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手机越新、功能越齐全、玩手机的时间越多,那真真是极好的。可是对于父母来说,手机最大的功能就是打电话。此外,对他们最具诱惑力的,或许就是可以透过那层屏幕,看见远方子女的笑脸。
2.
手机买回来之后,趁着周末回家的时间,我开始教母亲怎么用智能机。
以前的手机是按键的,从使用按键到触摸屏操作,母亲显然很不习惯。每次触摸屏幕,她总觉得屏幕没动静,就很用力的去按。我开玩笑地问她:“你那么用力,是想让屏幕像按键那样可以凹下去吗?”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怕手机没反应啊。“
我便握着她的手指,去轻点屏幕,教她掌握触摸屏幕的力度,以及轻触和长按屏幕时功能的不同。
就像小时候,她用稳有力的大手握着我稚嫩的小手,一笔一划教我写下人生的第一个字。
之后,我下载了一些常用的软件,教她怎么看新闻、看电视剧,怎么用微信和别人聊天。因为母亲不会拼音,用手写字又太慢,所以我主要教她怎么发语音。当听见我手机里播放她刚发送的语音消息时,她觉得很新奇,笑得像个孩子。
我们就这样,靠在一张床上,用两台手机,重复地教她怎么录音,怎么发送,以及怎么添加好友,并给她解释什么是朋友圈。
就像小时候,我们一起趴在床上,指着故事书上的文字,跟着母亲一遍又一遍地读,听她给我讲解故事中隐含的道理。
3.
我的母亲今年50岁,普通农民,由于一直没有接触过电脑、智能机之类的电子产品,所以对于这些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好多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却是给她解释了几遍,反复操作了几次后她才明白。不像现在的小孩,幼儿园就能用手机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给他一台iPad,他也能无师自通的操作起来。
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基本教会母亲发语音、看朋友圈、看新闻。周日晚上回到单位宿舍,就收到了妈妈发来的语音,问我是否安全的到了宿舍,并叮嘱我多吃饭,记得锻炼身体。
把这段语音听了两遍,不由自主地笑了。想象着妈妈在录音时的样子,定也是幸福高兴的。
说实话,在把妈妈加为微信好友之前,我也矛盾过,以前发的朋友圈有些是不想让她知道的。因为我们总会有一些小隐私是只想和好友分享而不愿让父母知道的,或是怕他们不理解,或是怕他们担心。但最终我还是把自己的朋友圈完全向妈妈敞开。
因为不能时刻陪在她身边,所以想让她知道我到底过得好不好;因为越长大,我们之间交流的机会也越少,所以想敞开一扇了解彼此的大门。
当你外出工作时,他们明明很牵挂,却又怕打电话时你正在忙。选择发一条语音,就可以等到你空闲时再回复。
当你外出旅游时,他们明明很担心,却又怕电话打多了惹你烦。你在朋友圈的晒图,至少让他们知道你是安全的,你玩得很开心。点下一颗红心,让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别忘了,微信还有一个很“人性”的功能——部分可见(或不给谁看)。如果有一些实在不想让父母知道的心情,可以不向他们公开。哪怕只留一条门缝,也请不要将通向你世界的大门紧紧关闭,因为父母想要窥探我们的状态,初衷都是关心我们过得好不好。
耐下心来,教教父母上网,他们也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多抽点空,陪他们聊聊视频,哪怕只是一条语音,他们也会开心地听上几遍,以缓解想念儿女的心情。
当你奔赴远方追寻自己梦想的时候,别忘了在离家前,教一教家中的父母玩手机。当你在异乡拼搏的时候,发一段视频、几句语音,至少让他们不要太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