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8月,我写过一篇文章《转型教育的互联网公司,那些必须掉过的坑》。在这篇文章里,我其实提到了同样的问题:谁对教育产品最后的结果负责?当时我以为,是公司的扁平化管理,以及引进的人力不对造成的。
但是这一次经历,让我明白,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管理结构导致的,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互联网教育产品的制作流程导致的。一个转型教育的互联网公司,可能没有意识到其产品的制作流程问题,导致最后落地的产品走形。
现在我们来拆解一下,一个互联网教育产品的制作过程,看看哪些环节不到位,容易导致产品最后走形。
强调:
下面我讲的教育产品,不是指在线直播课的过程,而是产品化比较重的教育产品,比如叫叫阅读、有道乐读这样的产品。直播课因为主要是教研和教学两个部门的配合,还有一个是智能课件等,暂时不在这篇文章讨论的范畴。
1.教育产品研发的大体工作流程
找教育产品——提产品技术需求(技术部,含产品经理,技术,UI三个小项目组)——写脚本(教研部)——设计制作(设计部)——音视频制作(音视频部,含音频和视频制作两个组)——产品上线(教研部)
这个是我梳理的一个教育产品研发的大体工作流程。
2.教育产品研制过程简单分析
(1)谁来找教育产品?
在一个互联网公司,谁来找教育产品呢?我见过四种情况。
第一种,由专门的课程策划,由课程策划来找教育产品。这个在知识付费领域可能会多一点;一些做轻课,比如小灯塔教育,做轻课的公司也会有课程策划。
第二种,由行研员来找教育产品。因为行研员对教育大盘比较熟悉,他们对各个公司出的各种产品的热门程度会比较熟悉。因此,有的公司会由他们来找教育产品。
第三种,由教研总监来找教育产品。实际上,目前市面上教研总监懂产品的不太多,毕竟互联网教育刚起步没多久,还没有大批量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来。所以,如何找到好的产品,对于教研总监来说,是有挑战的。
第四种,由公司负责教育产品的VP来找教育产品。这种情况很多,VP决定要做什么,然后由教研总监来落实。
不同的人来找产品,各自的视角会不同,或多或少会影响后续的研发落地情况。
(2)谁来确定产品技术形态?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如果由教研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两人来碰的话,一般谁更强势,产品的技术形态就会偏向谁的意见一些。如果这时候有公司VP参与,往往VP的意见会成为最重要的意见。
还有就是,产品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最后实现出来是什么样子,如果不沟通到位的话,最容易走形。因为从最初需求提出,到功能上线,中间是黑箱。产品不跟教研对接看教研实际的需求细节;教研不跟产品对接看研发的细节是否能实现教学所需目标。这个黑箱过程,是导致产品走形或体验不好的很重要的原因。
上文刚刚提到,目前能懂产品的教研总监很少,反过来,懂教育的产品经理其实也很少的。两人如何配合,是否能够都从用户视角来考虑问题,决定了产品最后的用户体验。
(3)谁来确定产品的视觉效果?
这个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教研写了脚本,投入到制作当中时候,会非常希望设计的视觉效果好一些,会对出来的产品有比较多的要求。这就会导致设计有很多返工的时候。
谁来确定产品的视觉效果呢?
大部分的情况是,由设计负责整体画面形态、风格,教研只负责审核文字。折中做法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4)谁来确定产品最后的上线的效果?
在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会是跟音视频部门配合,出现的问题也是相同的。
大部分就是折中,所有的效果,由音视频说了算,教研只负责内容是否对、文字是否对上。
3、如何确保教育产品最终的效果?
仔细分析这个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互联网教育产品是一个多部门配合的事情,若算工作组,至少牵扯了8-9个工作组。一个产品从最初定义出来,再到最后实现出来,过手的人特别多。
如果我们从教育产品这个点来讲,教研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教研需要让其他所有的部门的人在过手产品的时候,能够真正站在保证学员学习体验、保证学员学习效果的角度来完成手头的全部工作。那这里,我们就需要来提出几个问题。
(1)是否需要教研全程参与每个环节来确保产品效果?
第一种回答:不需要。
但若教研都不参与,需要有个前提: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参与者,有且是每个环节的项目负责人,全部都是懂教育的、懂教育产品的。然而,互联网教育兴起还没多久,真正能够懂教育的设计、懂教育的产品经理、懂教育的音视频制作者、懂教育的技术,能有多少呢?行业的历史决定了这样的人才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第二种回答:需要。
如果教研真的全程参与,也是需要有前提的:这个教研得懂产品、懂设计。就这个来说,会出现一样的问题,在互联网教育行业里,这样的人才也是不多的呀。
结论:两种回答其实都是不那么妥当的。
因此,我们就需要提出第2个问题了。如果说,参与到教育产品研制的所有流程环节的人,都不那么成熟的话,我们该如何做呢?
(2)在行业人才还不成熟的前提下,如何确保教育产品最终的效果?
方案一:找到优秀的负责人,提高团队的协同力。
也就是尽管大家都不太熟悉对方的工作,但是如果能够在每个工作环节上,都安放一个优秀的负责人的话,这个问题是有解的。这个负责人,需要有责任心,会为了保证用户体验、教学效果而不断优化流程,优化效果,追求极致。能够主动跟多方沟通协作,确保教学目的实现,确保产品的精准落地。
方案二:以教研为驱动,一杆子插到底。
这个就是,给教研负责人足够的权利,以教研为核心驱动力,来推动其他部门按照学员的体验、教学效果的等来落实工作。这个过程中,教研有权利推倒其他部门的工作重来。因此,教研负责人要有足够高的职位和权利。这里的难度也是有的, 就是如何找到那个优秀的人。
结论:
一个教育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比起传统的教学来说,其实是一个工作流程相对较长的工作。在其生产、研发的过程当中,每一个流程环节都打一点折扣,最后实现出来的产品一定走形。而每一个流程环节,都提高1%,那么最后实现出来的产品才有成为优秀产品的可能。
然而,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内容的质量如何,似乎不再公司高层的视野范围内。站在一个短线看,确实流量为王,内容靠边站。然而如果把时间线程拉长,内容的质量会对最后成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的结论是: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教育产品,最终一定要有人对教育产品的成品负责。如果不把好这一关,或许眼前公司的销售或者渠道能够把产品卖好,但长远来看,后果堪忧。
写到这里,我想说,谁对教育产品成品负责这个问题,不仅仅转型教育的互联网公司要面对的,这其实也是所有的教育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