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似乎习惯了每三四年一个转变的节奏。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直到毕业了,在社会上工作了三四年,又到了要面临选择的阶段。而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一场重大的人生抉择,总会患得患失,焦虑不安,迷茫无措。
毕业这几年,身边的同学不断地进行人生中的各种转变,角色的转变,地位的转变......大家变得越来越疏远,而常在心中的那几个老友,其实还都是老友。
前几天,终于和一年多没见的大学同学H约见面了。记得上次见面还是那年春天。这一年多,我们只停留在“网友”的状态。因为大家各种各样的忙,以至于一面都见不得。而这一面起,或许我们此生的相见开始倒数。
当初毕业的时候,我们俩一起从学校那个海边小城市坐火车来到北京,一起走出校门,一起走到北漂的情谊,是不浅的。一直以来,也都是彼此的一个心理依赖。
记得初来乍到,一切显得惶恐不安。北京的消费,对于一个刚毕业的穷学生来说,简直不能接受。当时在北京站下车之后,饥肠辘辘的两人抱着手机刷着附近最便宜的团购,然后一人点了一份16块钱的正一味石锅饭。
虽然当时很饿,但也并不觉得好吃。
因为很贵,所以不敢浪费一粒米。
☉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我们似乎没有那种勇气,有的却只是初出茅庐的胆怯自卑。
到了北京之后,我们各自去了临时的实习单位,却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重新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这一份更好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容易。
那年夏天,住在南五环的一个角落,每天在城市的其他角落奔波着。
午后的阳光暴晒着皮肤,神经被刺痛。
有一天,去丰台科技园的一家公司面试,地方很偏,公司又在一个角落,整个园区有些空荡荡,很难找。快到约定的面试时间了,依旧找不到具体位置。一条路一条路来回穿梭,急得跺脚,直到忍不住蹲在地上哭起来,还在心里怨恨自己怎么这么笨。但是,哭完之后呢,还是要继续寻找,还是要笑着脸去面试。
毕业后,第一次正式找工作,处处碰壁,绝望过,也活下来了。因为,从始至终都知道,在北京这座城市里,要想活下去,根本没那么容易。
毕业后的前两年,和H的见面频率还比较高。尤其是刚开始那个一切都不稳定的阶段,彼此都需要一个人来依靠。刚毕业,涉世不深,租房子被黑中介坑过,面试也各种受阻过,感情上的困扰也相互排解过,但是我们还是在那间小小的出租屋里怀抱着开心与坚定,似乎无忧无虑。
一路走来,被接纳过,被冷落过,被歧视过,也被不公正对待过,而这一切不好不坏的经历,都算作是收获。
这次见面后,H突然说,她要回家了,房租只交到了7月份。
听到第一句时,以为她只是很平常的一次回家。
而后听到后一句时,我立刻沉默了,随后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出来。
H要离开北京了。
她说,妈妈想她了。
她说,在这里这几年,没有什么收获。
她说,年纪不小了,一直在外边漂着也不是回事,该稳定下来了。
她说,想家了。
突然间,我们之间的时光开始倒数,心中一涌而上说不出的压抑情绪。
几年来,H是身边的同学中第一个退出,离开北京的。
也许是四年的期限到了,我们是时候在社会这所大学毕业了。
我们该选择是否离开,回到家乡的小镇,选择是否结婚生子,选择是否在一个有家人的安逸小城轻度一生。
自此以后,或许我们不会再见一面,或许我们还会去往各自的城市不受阻挡的相约...
或许...未知
听起来,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有些伤感的结局。
但人生如此。
几十年的一生,总要起起落落,不断更替着时间空间,一成不变的生活是枯燥、危险的。在一定的阶段,某个年纪,选择都会大相径庭,但每一种选择都是当时的自己最满意的决定。
如果说,这四年我一无所获,我也无力反驳。
如果说,这四年一定要有什么收获,那么,当回头看看那个蹲在路边哭泣的自己,发现如今的自己至少比她坚强多了。
因为,是时候交卷,“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