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其实还没想明白写点什么,但是今天蔡叔发文章,标题是“为啥都不想结婚了”,所以想写写自己的看法。
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
因为一个人最初的状态是未婚,只有想改变才会需要理由,保持不变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我们之所以问“年轻人为啥不想结婚了”,是一直把结婚当成一个默认选项,因为不用问理由,“食”和“色”几乎是每个人的共同理由,而现在,婚姻需要其他理由了。
让我想起来一件事,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有些精明的老板会这么问:“要加一个蛋还是两个蛋”来替代“要不要加蛋”。
因为据我所知很多人都喜欢有选项的选择题,而不是喜欢开放式的选项,就我自己而言也是这样,如果有选项供我选择,我会很快的做出决定,但是如果是个开放式的问题我就要纠结好久,一直迟迟不能做出决定,这可能跟我本身的性格有关联。
婚姻其实并不是一个默认的选项,但是由于这是一直传承下来的事情,所以我们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长大了要结婚生子、要好好读书才会有出息的思想才会让这些事情根深蒂固在我们的脑海里。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总会出现一些“格格不入”的人,她们打破了传统的禁锢,特立独行,因此也承受着不一样的压力,这就是变革的开始,总要有那么一群人先行,才会出现更多人集结。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害怕做出改变,所以她们需要先行者告诉他们并不只是她一个人这么做,而是有很多人都在这么做,这也许就是群体效应,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星星之火才足以燎原。
结婚这件事,我以前真的有想过,但是现在却不着急了,因为经历了很多事情,对婚姻这件事其实说不上恐惧,也说不上必须要去做,如果我能遇见一个我想结婚的人,也许我就会考虑步入婚姻,如若我没有遇见,那么就目前的状态还是可以的。
婚姻对于每个人而言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人因为父母催婚就将就着嫁了,有人因为想结婚就结婚了,还有人因为一些事情而选择单身,总而言之这个世界充满着形形色色的人,所以也会有着不一样的选择。
婚后的生活充满着酸甜苦辣咸,它会见证许多你以前认为很坚贞的东西,你也会看见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因为这就是人生。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结婚并不是生活中的必要品,我们不需要为了结婚而结婚,分享一段我非常喜欢的话:
他说他结婚了,说是因为家里人的催促;她说她结婚了,因为说他有房有车;她说她结婚了,说年纪大了;他说他结婚了,因为父母之命;他说他结婚了,因为等不起了。如果有一天,我们结婚了,我只希望,那是因为爱情。
愿你们在最适合的年龄穿上最美的婚纱,嫁给最稳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