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2)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的马坡村,有一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墓碑,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发掘出来。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其理由是:在时间上马坡石碑是记录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说该碑根据外纪所记,即便是立于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于晚清时期的《宁波府志》、《宜兴志》;从地理方位来看符合实际,梁祝合葬墓位于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而距东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约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峄山求学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苏宜兴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长路晓农则认为,从历史记载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宜兴。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多位专家认为:从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冯梦龙的传奇小说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说,根据他对《鄞州县志》的研究,梁山伯应是鄞州人,祝英台应是上虞人。
(5)其实,“梁祝”的故事在宁波与汝南有着不同的版本。汝南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宁波传说:梁山伯是晋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廉的好官,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阴婚”。两个传说分别在两地找到了考古证据。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在宁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传说产生于晋朝。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可见其大致轮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7)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后者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8)1997年7月,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一座晋代墓葬,墓的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
(9)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
(10)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