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入坑前的话
自从考研热以来,各种媒体各类大咖为考研发声,把考研读研捧上神坛,他们为考研读研罗织各式各样的好处,宝宝们趋之若鹜,好几年来热度不减。而就在这一年多时间,硕士毕业生增多,就业状况大不如以前,学历歧视硕士贬值的背景下,质疑不顾成本盲目考研的一些声音渐有耳闻。而尤其听到之前有人接二连三散布考研考到就是赚到读研不花家里一分钱的毒鸡汤,小编就实在是坐不住了,借此机会,根据自己三年多考研读研经历,给还在正在犹豫要做出人生选择的宝宝一些参考。
硬开销 v.s 软开销
说都读研的开销,总的来说一般可以分为硬开销和软开销。顾名思义,大家应该很好理解,硬的就是必须要出的,并且每个读研的学生都要出的那一部分的经费。软的开销的话,就是根据各自不同专业,大学所在区位等等条件相应有不同的其他方面的开销。
硕士的话,硬开销主要是一年的报名费住宿费,一起就有9000了,这算是保底的,宿舍费用1000算是保底。所以这个硬性开销算是保底的硬性。而他们还有可能是专硕甚至非全,或是艺术类设计类等高学费专业,这样的硬性开销又要上浮很多了。但在这里定一个保底的话,最少一年1万,因为每个学生9000学费住宿费,还会要教材费,可以按一万算。
而软开销,则是交通费,生活费,通讯网络费,应酬费等其他费用,这个之所以软,就是因为很多人会因为某些优势劣势而可以省去一些或者加上一些这类费用的。比如,就读大学离家近,生活费和网络通讯费很大一部分省去了,因为不用坐火车而省掉很多路费,网络资费寄送费用日用品购买等都会少多了,甚至吃饭住宿费都可以省很多,物价飞涨的背景下,这些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群体还是很有影响的。另外,软也是因为也会加上很多其他开销,比如交友恋爱,培训报班, 然后还有平时生病医药费用等等。而专属研究生的软性开销,要数学术资源开销,做课题做实验要统计数据要做调查需要一些收费软件,或者文科文字类专业要买文献书籍有的涉及国外的还要想办法最低价买到,这些很多学术资源成本很多大学也是不管了,做学术纯属个人事务,没报销或者补助。可以跟校方反应啊?谁敢提报销跟谁翻脸······
奖助学金 v.s 软硬开销
上面说到了,读研要花费那么多钱,令人望而生畏,而懂一点小道道的人就会马上嚷嚷“不怕!咱们奖助学金,有奖助学金可以抵充学费” 。而最真实的情况是所有的这些不会那么尽善尽美地完全解决软硬开销问题。
首先,不同学校政策会不同。尤其是一流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更因为扩招人数增多,资金扶持力度相对来说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大不如以前。经济资助一直保持得比较好的只有非常好的985·211高校,他们学费全免,还有助学金,另外很多学业奖学金覆盖面很广,只有少数不能享受学业奖,而即使是那几个没得到的也可以完全不用担心基本学费生活费的开销了。但这一点越来越难,因为只有少部分进双一流,那些大部分没进的基本无缘享受了。多数的情况是硬性所有开销的一部分还是完全需要自理的。
这就说到了第二方面,大学综合资源丰不丰富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如果不能完全全凭奖助学金来承担所有读研开销,我们第一想到的是靠自己,什么呢,也就超级节省或者兼职了。综合资源一般包括学校自身可利用的设施,比如这个学校校方无线WiFi对学生是免费开放,食堂是非承包的直营直管的价格便宜,学校管理人性化采用无纸化办公不强制常常要学生去打印店打印交纸质资料等。此情况下软性开销会大大减少。而靠做兼职的话,大学区位优势也是一个重要资源,比如所在位置交通便利,离市区不远,自身有校企合作资源可供实习兼职,所在城市市场发达,人才需求量大,学校自身注重社会实践职业化发展,校友圈子厉害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个尤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成功案例)。
反之的话,又涉及到一个黑暗的话题,就是大学办学质量和学校对学生管理服务态度的问题,很多高校尤其普校在扩招背景下不仅越来越不重视办学质量反倒越来越重视营利,食堂装了又装改了又改,像食堂网络甚至饮用水等这样的基本服务设施都成了收刮牟利的重灾区。而谈到学生管理,尤其有些北方院校思想保守管理落后,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老师领导们啃老本不顾学生未来发展,不顾学生想法,不许学生提意见,学生成为弱势群体,有苦无处诉,有怒不敢言。
还有一点就是学校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多不多的问题。有的大学图书馆或者食堂请了很多学生做兼职,校内兼职目前以小编自己学校为例,一般都是900左右一个月,撑死最多也就1500,作为生活费1500都不够的高消费时代,可能勉勉强强,不过也是挺辛苦,也不稳定,这也是一个不能完全作为一项固定的经济资助。
还有的在读阶段,万一不幸中奖,遇师不良,三年都会很痛苦。一点点论文的问题,强迫你全身心去写论文不许干兼职不许实习不许离校,一点点实验问题,让你天天待学校过年都不能回家。更无语的是,老师们还会苦口婆心的说都是为你好,要你安心读书做课题做实验,不想要想其他的,来这里是读书的不是赚钱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家庭经济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宝宝们就陷入窘境了,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很多宝宝们就可能渐渐开始抑郁了,小编认为这也是造成研究生抑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太累的话,就投向我们父母温暖的怀抱––我们最后的依靠吧!
刚刚已经说了关于读研可能碰到的几种情况,总的来说,除去奖助学能抵充的,其他各项开销还是要依靠自己,为了顺利毕业,而最终依靠家里可能性还是挺大的,以至于像曾经报道过,有的导师在考研面试复审的时候会问一问你家庭情况怎么样,这也说明了现在读研越来越花钱了。因此,不要再相信那些毒鸡汤了,其实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家庭支持的,客观地合理地认识这些真实现状,有个心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考不考研读不读研可以慎重考虑了,付出回报率的问题根据自己情况好好衡量下。为了解救广大学生,减少入坑率,有料的宝宝们,都来说一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