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初公开教学我讲的《开天辟地》,准备费了一番功夫,后来又在同事的建议下改的面目全非,讲的效果也不好,评课不理想。说了一些建议,我觉得没有采纳的意义。
看罗才军老师讲的《开天辟地》,恍然大悟。广博,厚重,课外拓展了古文《开天辟地》,身体化生出世间万物,又整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告诉孩子们神话大都是灾难,英雄,幸福,让孩子们明白神话,走近神话,一篇带多篇,知道了更多的神话,激发课外阅读神话的兴趣。
罗老师给三年级讲的这课,我们苏教版安排在四年级,相比较我的设计过于简单,繁杂,没有指向语文能力的提升。
罗老师第一环节的设计,()的盘古,()的宇宙,()神话,填完,用上这些短语说一段话,我第一环节,一段接一段的分析故事情节,其实这是无效的环节,学生通过读能明白的不教, 而这些学生自读能明白,我却作为重点分析讲解。罗老师第二环节,学生想像盘古的牙齿,头发,变成了什么,课外拓展小古文,我设计的也有这个练习,但只是作为几分钟讲过,不是重难点,我在准备时也看过一个设计有古文环节,但怕太难,学生接受不了,没有采纳,其实像罗老师这样做简单的处理即可。罗老师第三个环节整合几个神话故事引导学生总结神话的特点,神奇的数字,神奇的形象,神奇的情节,神奇的故事,我设计的是总结盘古的形象,显然罗老师的设计更博大,厚重。
其实备课的时候很迷茫,说指向语文能力的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实际并不知道怎么做,并不明确每个设计环节的意图,不知道向课堂要什么?讲一节好课,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