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与邓丽君齐名的歌手陈美玲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她在《50个教育法 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中分享如何陪孩子多看、多听、多接触、培养好奇心。
一有时间就和他们到外面散步、坐电车、到博物馆和动物园,放假时则去郊外帮忙种田、钓鱼、收集昆虫;春天看樱花,夏天到海边,秋天看红叶,冬天堆雪人,等等。
我也一直想着能够带儿子多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孩子现在读二年级,课业繁重,周末也上很多课外班,带孩子出行都是抽空安排。
前不久有朋友推荐了樊阳,他作为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骨干教师,坚持24年用周末时间义务给中学生讲解文学历史,还会带学生人文行走,参访名胜古迹和博物馆同时给学生们谈文史哲。
让孩子在行走中学习的想法在我心中种了草,囿于疫情和孩子的时间去外地机会不多,不如在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景点上海就地取材,行走起来。
我买了一套樊阳人文行走的书,想带孩子行走中接触课堂中熟悉而又陌生的人文历史
02
去年六一节,我请假陪孩子去搭帐篷,虽然饱受蚊虫叮咬,但孩子却回忆起来眉飞色舞,说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孩子如此高的评价,老父亲就继续这个传统,继续请假带孩子过六一。
出发前,我定了行走的安排。
没曾想蛮多小朋友都有兴趣,出发时有个小伙伴临时加入,晚到了几分钟,但正因为如此,她帮先出发的孩子拿了遗忘在地铁长椅的书包。
七个孩子加上大人,一行十三人开始了浩浩荡荡外滩之旅,一路上我们逛了和平饭店,参观了和平饭店博物馆,上海海关大楼,外滩十八号,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信号台。
孩子们不仅看到辉煌的建筑,还进了博物馆看到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和文物,记录了很多历史时刻和外交风云。
下午下了小雨,我们没有游完整个外滩,而是在半路上转坐轮渡打道回府,很多孩子第一次坐轮渡,感觉非常新奇,儿子还用智能手表拍了过江的视频发给奶奶。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文行走这套书面向是初中学生,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尚小,我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希望有个氛围,让孩子们畅游其中,各取所需。七个逛外滩的孩子中,有孩子对建筑很感兴趣,拿着书,对着建筑物逐个打卡,也有孩子沉浸在玩气球,追逐嬉戏。
有妈妈感叹,孩子在一起压马路也是最大的幸福。
我也通过看纪录片,回顾1843年清政府被迫接受外滩开埠的历史,面对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和“远东华尔街”美誉的外滩,心情竟有点复杂。
我们不仅在外滩江畔行走,也在历史长河跋涉,从150年前一片泥泞的泥潭到如今的繁华建筑,从百年前“犬与华人不准入”的外滩公园到今天随意出入的黄埔公园。仿佛置身梦中,但初夏的斜风细雨菲菲,那一点清凉也变得恍惚,只剩沧海桑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