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一词在你我生活中太常见,相较于“日月参辰”这样可能十年八年都没机会喊上一句的新鲜词,“骄傲”则不同,使用十分普遍。隔三差五便能听到一句。
然而有趣的地方在于,该词的词性因使用的广泛而意义显得含混不清,甚至能在褒贬两个极端上任意游走而不显突兀。你可以说它是个褒义词,也可以认为它是贬义。
从褒义上而言,"骄傲”词性类似于“自豪”,因某事深以为荣。比如,“考上清华北大,我骄傲”。此处的“骄傲”无疑是褒义的,人们听后也不觉刺耳。
从贬义上论,“骄傲”一词词性如同“傲慢”,以某事而昂扬无礼。比如,“那个人很骄傲”。此时的“骄傲”肯定不是一种认同。
那么人们该如何分辨,“骄傲”何时是“褒”?何时又是“贬”呢?
其实也简单。当“骄傲”一词用在他人身上时(尤其是自己不喜欢之人),多数是贬义。比如“那个人很骄傲”、“他很骄傲“。
反之,当“骄傲”一词用在自己身上时,绝大多数时候是褒义。比如“我是一个骄傲的人”。
词性背后的人性,人艰不拆。
又,当“骄傲”是“骄傲”,不掺杂任何副词修饰时,它有可能会是褒义的,如“我是一个骄傲的人”。而当“骄傲”与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相结合时,它又很可能表达一种贬义。
比如“我是个有点骄傲的人”、“他有点骄傲”、“这个人十分骄傲”。以上三个句子中的“骄傲”,贬义由浅至深,值得玩味。
词性背后的人性亦大约如此。
或许是人们大多想要“骄傲”,又有时觉得“骄傲”太过,于是乎便有了“傲娇”之倒装。
不同于“骄傲”,“傲娇”在多数时候都是一种褒义,并且带着一些卖萌与宠溺。比如“傲娇的猫咪”、“小傲娇”等。
当词汇从“骄傲”演变成“傲娇”,即是理性与感性的分野。
人们谈起“骄傲”,更倾向于用是非对错的道理,评定“骄傲”是对还是错,这无疑是理性的范畴。而到了“傲娇”则不如此,颇有几分撒娇、卖萌,不太追究对错之意,这显然主要是感性。
至于“理性”与“感性”间的纠葛,则太过繁复,非是三言两语可描述。
全文就此止住,浊某人有礼了。
学人化浊
2019-4-30